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小電池指引光伏產業新方向

        小電池指引光伏產業新方向

        作者: 時間:2013-11-22 來源:中國科學報 收藏

          新材料在實驗室里創造了奇跡,但是能夠商業化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2535.htm

          在不同類型的太陽能電池里,有一種產品脫穎而出。數十年里,幾乎所有的太陽能技術,例如晶體硅晶片和碲化鎘薄膜都有一個緩慢穩定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有技術能將太陽光線的14%能量轉換為電力。但如今一個新競爭者脫穎而出:由名為鈣鈦礦的復雜晶體制成的太陽能電池。

          2009年,這種電池悄然到來,當時其有效轉換率為3.8%——這是一個乏味的結果,因為當時的頂級硅光電池在實驗室中的轉換率能達到25%。但是,到2011年年底,新電池的有效率翻了一番達到6.5%,去年攀升到10%,2013年,有效率為15%。“這讓人驚訝。”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材料學家davidcahen說,“在太陽能電池里,我們從未看到這樣的結果。”

          這種電池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好。鈣鈦礦是由現成材料制成的,不像某些種類的太陽能電池,它們廉價而容易產生。專家認為,這種電池還有許多改進空間,明年效率能達到20%。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潛力與硅電池板相結合,制造出效率達30%甚至更高的串聯電池。

          “它在發展。”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學家michaelmcgehee說。“它非常具有競爭性。”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化學家michaelgratzel說。“戰役在繼續。它的發展非常迅速,我沒有時間睡覺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太陽能電池專家yangyang說。

          正確方向

          鈣鈦礦在1個多世紀前就擺在了太陽能電池制造者面前。1839年,一位俄羅斯礦物學家首次發現了這種礦物質的自然狀態。目前,已知有數百種此類礦物質,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屬于半導體,其他家族成員從導體到絕緣體范圍極為廣泛,最著名的是高溫氧化銅超導體。

          上世紀90年代,ibm華生研究中心物理學家davidmitzi使用鈣鈦礦半導體制成了薄膜晶體管和發光二極管。這些裝置能夠工作。盡管許多發光材料也能制成良好的吸光器,但mitzi發現鈣鈦礦太不穩定而無法制作太陽能電池——材料必須能夠持續數十年才有商業價值。

          幾乎在10年之后,tsutomumiyasaka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日本桐蔭橫濱大學化學家miyasaka及同事致力于研究染色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與傳統的硅太陽能電池不同,dsscs包含有機吸光染料混合物,這些混合物為二氧化鈦(tio2)等微小顆粒添加涂層,這些顆粒被電解液包圍。

          在標準dsscs里,當染色分子吸引光子時,光能夠提高染色劑中電子的能量,使其跳到二氧化鈦微粒上。在那里,它會從微粒跳到微粒,直至到達電極,然后被收集起來,送入電路中。同時,其他電子從電解質跳到染色劑,并使其恢復到初始狀態。

          gratzel表示,這里就有個麻煩。1991年gratzel研究小組發明了dsscs,但其染色劑不能吸收所有的光,因此降低了電池的能效。為了做得更好,miyasaka將注意力轉向鈣鈦礦。他的研究小組花費了兩年時間,尋找能使這種物質變穩定的秘方。他們使用了一層薄薄的吸光鈣鈦礦層,能效達3.8%。但不幸的是,這種電池也包含液體電解質,會在幾分鐘內溶解鈣鈦礦,以致電池失效。

          之后,gratzel與韓國成均館大學的nam-gyupark合作邁出了下一步。2012年,他們宣布使用固體取代了原來的液體,能效接近10%。現在,事情開始變得有趣。

          越來越好

          當其他技術還在為突破12%競爭時,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何能遙遙領先?cahen表示,正確答案的一部分是,鈣鈦礦有近乎完美的結晶度。這是砷化鎵和晶體硅等頂級太陽能電池材料共有的特征。

          在第二類電池材料中,這種晶體排列充斥著許多瑕疵。當電荷快速通過晶體陷入瑕疵時,它們通常會放棄額外的能量。制造無瑕疵的晶體通常需要超高的溫度,或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設備。但是鈣鈦礦能在80攝氏度下被制成,并能從溶液中簡單沉淀析出近乎完美的形式。“有一點美夢成真的感覺。”cahen說。

          今年10月,英國牛津大學henrysnaith研究小組和gratzel小組等宣布,他們獲得了更完美的結果:鈣鈦礦能允許電荷在材料里穿行很長的距離。這種被稱為載流子擴散長度的性能對所有太陽能電池都非常重要。它用于衡量一個電子在遇到帶正電荷的電子空位或坑洞并掉入之前能走多遠。在這個過程中,電子會放棄從陽光的光子獲得的多余能量,產生熱能而非電力。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擴散長度大約為10納米。相比之下,鈣鈦礦的擴散長度是前者的100倍。“結果是,你能收集通行了更長距離的電荷。”gratzel說。

          鈣鈦礦還有另一個價值很高的特性:產生電壓的效率。例如,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中,需要從光子獲得至少1.1電子伏(ev)的能量,從而將一個電子反沖出硅原子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然后,電子到達電極,再進入電路,它們的電壓會降至0.7ev,僅喪失了0.4ev——這也是硅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

          對于傳統的dsscs和有機太陽能電池而言,這些損耗約為0.7ev~0.8ev。但是,鈣鈦礦的損耗僅有0.4ev,與商業利益相匹配。“鈣鈦礦的這些優點非常好。”yang說,“這就是我們想要的。”yang小組在過去10年里花費大量時間研究有機太陽能電池,將其效能提高到接近11%。但是,之后他們開始研究鈣鈦礦,“我們在5個月里使其能效達到13%。”yang說。

          另外,鈣鈦礦在吸收藍色和綠色光子方面比硅更好。鈣鈦礦的生成溫度比玻璃的熔點低,工程師能夠將它們直接鋪在硅電池玻璃涂層的頂端。mcgehee表示,這一策略可能制造廉價串聯電池,但是沒有人這樣做過。

          遭遇障礙

          太陽能電池企業需要新的活力。近年來,太陽能電池價格下降,經過殘酷的商業淘沙,大量相關企業紛紛破產。gratzel指出,風險投資公司以及科學基金機構,對支持有機太陽能電板和dsscs等進展緩慢研究的熱情逐漸冷卻。他補充道:“相關企業的情緒非常低落”。因此鈣鈦礦來得正是時候,“我們需要激勵”。

          即便如此,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進入市場作好準備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cahen說,目前實驗室里制造的大部分電池是微小的,僅幾厘米大。相比之下,硅電池板直徑能達數米。“很難生產較大的鈣鈦礦連續膜。”cahen說。而且沒有研究人員能解決耐久性問題。鈣鈦礦電池對氧氣非常敏感,會與其發生化學反應進而破壞晶體結構,并產生水蒸氣,溶解鹽狀的鈣鈦礦。

          更糟的是,目前最好的鈣鈦礦中的鉛可能會濾出,污染屋頂和土壤。

          “這里也存在許多困難。”cahen說,“此時,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并且是材料研究的信徒。”有關鈣鈦礦的諸多挑戰需要解決,“該領域在未來幾年中將非常活躍”。gratzel說。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價值每年將達到近500億美元,研究人員有動力推進該領域的發展。



        關鍵詞: 小電池 光伏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阿克| 盐边县| 三明市| 济南市| 沽源县| 宣威市| 望城县| 博野县| 虹口区| 榆中县| 漾濞| 吉水县| 锦屏县| 湖州市| 渑池县| 昌邑市| 黄石市| 金门县| 栾川县| 平江县| 嘉善县| 怀仁县| 沙田区| 宜宾县| 宁化县| 香河县| 台南县| 大悟县| 辽源市| 通海县| 苍南县| 永胜县| 土默特左旗| 延庆县| 长丰县| 资兴市| 加查县| 大同县| 准格尔旗|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