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圖象的條形碼識別的算法研究及設計

        基于圖象的條形碼識別的算法研究及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6-14 來源:網絡 收藏

        對于掃描得到的條碼BMP文件其白條和黑條的寬度及幾何長度已經失去意義,必須用另一種方法來表示。此時可以給出問題1)的答案:長寬用像素的個數來表示。對一個BMP文件,其像素的數據包含對應的RGB值,用以表征它的顏色。因此可以通過該像素的RGB值來辨認出是白色還是黑色。在理想的狀況下,白顏色的RGB值為(255,255,255)而黑顏色的RGB值為(0,0,0),但是實際條件下,一個條碼圖像不會達到那樣標準的RGB值,也就是有模糊的狀況,規定這樣一個判決準則:把RGB值大于(125,125,125)的像素認為是白色像素,而把RGB值小于(12 5,125,125)的像素認為是黑色的像素。在程序中采用列表PixelList=[]來存儲這些像素。然后基于以上的判決原則,程序實現“掃描”X軸,獲得每個像素,如果該當前的像素值符合是黑色的條件,就記錄到BlackCount,這時如果下一個的像素值還是黑色的就累加,如果下一個像素值符合是白色的條件,則把存儲黑色像素個數的變量BlackCount清空,以方便來記錄下一個黑條的像素個數。同樣地,對于白色像素也有類似的操作。至此得到了一個列表GeneralList=[],里面存放著掃描X軸每個被認為是黑條或是白條其對應的像素個數。
        通過上面一步,把實際的轉換為用計算機所能運算和操作的方式,這里必須解決第(2)個問題,即在開始條碼的時候,要不要進行碼字分割。顯然,這一點對簡化整個工作是個很大的幫助,如果能夠正確地把條碼的各個碼字分離出來,那么剩下的工作就僅僅是把獨立的碼字的邏輯值和數據庫相匹配,找尋到數據庫中匹配的字符,再把它輸出來,實現這一點是容易的。因此,條碼分割是整個工作的難點和核心,整個算法重心也在此。
        首先定義一個大列表CharList=[],由于列表中的元素可以為小列表,所以創建這個列表來放碼字,每個碼字為每個小列表,小列表里的元素是對應的黑條和白條的像素個數。如何實現碼字分割,首先考慮到39碼的特點:一個碼字為9個元素,每個碼字中間用一個白條隔開。所以只要在GeneralList=[]進行操作,把需要的那個元素抽取存放到新的列表中即可。
        其次是判斷是寬條還是窄條。先計算出黑條的平均像素個數,之所以考慮采用計算平均像素個數的方法,是為了解決出現小角度傾斜依然能夠成功識別這樣的況。寬條或窄條的判斷原則是:對黑條而言,如果其像素個數大于這個平均值就是寬條,如果小于這個平均值就是窄條。如果是寬條就賦邏輯值1,如果是窄條就賦邏輯值0。把這些邏輯值都放到列表中,這個時候的列表,也是列表的列表,大列表的元素是單個條碼字符的黑條的邏輯值列表,小列表里的元素是01010這樣的邏輯值,用來表示寬窄。同樣地,對于白條而言,也有類似操作。至此,獲得了兩個大列表。一個是放黑條邏輯值的列表:BLogicList;一個是放白條邏輯值的列表WLogicList。大列表中的元素是每個碼字的邏輯值列表,這樣實現了碼字的分割工作。
        對于第3)個問題:分割之后要對碼字如何處理。首先,可以建立一個數據庫,將條碼規則的信息放入數據庫中。然后,只要在識別軟件中把數據庫和相應的程序相連接,查找匹配值即可。在Access 2000數據庫中,黑條邏輯值和白條邏輯值都是以文本的數據類型來存放,但是在列表中各個0101都是整型。因此把列表里面元素進行數據類型轉換,列表里的數字轉換為字符,成為一個字符串作為列表的元素存儲。
        1.3 軟件調試及其分析
        根據算法的實現功能,選擇理想的和非理想的(小角度傾斜和輕微模糊的情況)三張條形碼進行識別測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7477.htm

        b.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温宿县| 崇礼县| 灵山县| 平武县| 新乡市| 太仆寺旗| 临城县| 新余市| 集贤县| 日喀则市| 达孜县| 九寨沟县| 河津市| 玉田县| 延边| 青神县| 桐庐县| 平定县| 金阳县| 天门市| 宝坻区| 潍坊市| 石林| 梁山县| 巴楚县| 长海县| 永川市| 吴旗县| 青阳县| 广宁县| 平昌县| 馆陶县| 朝阳县| 卫辉市| 三门峡市| 玛沁县| 谢通门县| 怀柔区| 东乌|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