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模擬BIST的基本原則
可以在模擬BIST的數字電路中使用全加法器,但很多情況下,用二進制計數器可以更高效地實現均化。用簡單的均化或減法都無法抑制掉非隨機的噪聲,例如來自鄰近同步邏輯或60 Hz電力線的干擾。不過,可以通過與干擾的同步采樣,或對干擾頻率作整數周期的積分,從而降低其影響。
為獲得成本效益,BIST電路必須有高于待測電路的成品率。對于數字BIST的情況,這種要求只是意味著其面積必須小于待測電路面積。然而對于模擬BIST,這一原則還意味著BIST必須在不影響成品率情況下,實現所需要的線性度、噪聲以及帶寬。在一項研究中,一個測試芯片上只有70%的小型模擬BIST電路可以實現所需要的測量精度。該BIST的成品率對SoC(系統單芯片)的影響等同于電路占整個SoC的30%情況。
使BIST的成品率高于待測模擬電路的最佳方式是盡可能減少BIST中的模擬電路數量,即使其數字化。通過在多個功能之間共享一個BIST電路,可以減少與BIST電路有關的面積。數字BIST可以很容易實現這一任務,但模擬BIST則相反,因為需要測試的功能之間存在差異性。這就是MadBIST建立的原因,這種方法由MF Ton er和Gordon W Roberts共同開發。采用MadBIST時,一只DSP
DSP
dsp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簡稱,即數字信號處理器。它是用來完成實時信號處理的硬件平臺,能夠接受模擬信號將其轉換成二進制的數字信號,并能進行一定形式的編輯,還具有可編程性。由于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快捷的運行速度,dsp在信息科學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全文]
首先測試一只ADC然后才是DAC。MadBIST、ADC和DAC,然后再測試其它模擬電路。
采用共享分析塊有一個問題,即將感興趣的模擬信號傳送給分析塊。完成這個工作一般采用模擬總線,但它們會帶來負載、噪聲和非線性,并且會減小帶寬。一種替代方法是在本地將信號轉換為某種數字表述,然后采用一個數字總線。
模擬BIST必須能夠采用基于規范的結構化測試。換句話說,所做激勵與響應分析的結果,必須能與模擬電路的功能規范作校對,但它們也必須面向制造缺陷,幫助做診斷,并盡可能減少測試時間。面向缺陷的測試有助于完成這個任務,但一般不會嘗試使用仿功能測試。飛利浦(現在的恩智浦公司)在1995年首先在基于規范的傳統模擬測試與面向缺陷的測試之間做了一個公開的行業對比。結論是:當設計規范有更大的裕度,并且過程得到良好的控制時,面向缺陷的測試能對相近的缺陷覆蓋實現更快的測試。另一方面,基于規范的測試對保持測試覆蓋和成品率都是必要的。
數字BIST天然地就采用一種仿功能的激勵,因為幾乎任何1和0的模式都能表示功能模式下的輸入信號,包括偽隨機數據。而為模擬電路提供一種仿功能激勵則可能復雜得多。偽隨機噪聲是一個誘人的模擬激勵,它能處理很多潛在的缺陷,并且易于生成。一只電阻
電阻
電阻,物質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叫該物質的電阻。電阻小的物質稱為電導體,簡稱導體。電阻大的物質稱為電絕緣體,簡稱絕緣體。 [全文]
和一只電容就可以對數字BIST中的LFSR輸出做濾波,產生一個模擬波形。乘法器和加法器可以將待測模擬電路的響應與其偽隨機輸入做交叉關聯。
另外一種更容易實現的方案是,將電路輸出端連接到輸入端,必要時增加增益或反相,從而將電路重新配置為一個振蕩器,并測量其振蕩頻率。這種技術具有面積效率。不幸的是,這兩種方案都被證明難以使用,因為測量對于噪聲和非線性都太不敏感,而診斷也不實用。
ATE廣泛采用一種線性斜坡與單音正弦波作為測試激勵,從而有效地測試ADC和DAC的線性度,并作診斷輔助。在片上產生一個純斜坡或正弦波的最強大方式是在一個循環移位寄存器中存儲一個周期性的sigma-delta碼流,不過這種方案可能需要數千個邏輯門,外加模擬濾波。所幸的是,一個激勵塊可能就足以應付一片SoC中的所有模擬功能,并且可以有效地將串行數字碼流送給芯片的各個區域。
激勵生成的最簡單而有用的信號是一個數字方波,可以用它去測量一個步長,或一個脈沖響應。令人驚訝的是,對于一個用于生成波形的采樣比較器來說,精確DC電壓是一種困難的激勵或基準,除非求助于需要更多自測的模擬技術。對一個占空比可編程的數字波形做低通濾波,可以產生一個基本上是DC的波形,其平均電壓取決于占空比,并且在高開關
開關
開關是最常見的電子元件,功能就是電路的接通和斷開。接通則電流可以通過,反之電流無法通過。在各種電子設備、家用電器中都可以見到開關。 [全文]
頻率時,平均電壓還取決于數字信號上升和下降時間的不匹配度。
降低開關頻率,就降低了DC電壓對這種不匹配的敏感度,但增加了DC電壓的峰峰變動。在模擬功能中(如穩壓器),增加有源低通濾波就可以減少這種噪聲。但采用這種方案的模擬BIST必須對濾波做測試。更適合于BIST的是在“高速模擬電路測試與驗證研討會”上剛剛演示的一種技術。
3.4 原則四
模擬BIST的最后原則是,必須通過與上下測試極限值的比較,將其結果輸出為一個數字測量值以及合格/不合格的比特。如果要將一個模擬的電壓結果送至片外做特性描述,它就可能遭到損壞,并且可能需要混合信號ATE。一個未在片上與極限值比較過的數字結果可能需要用ATE去捕捉和分析數字字,而不是單個比特,這就不能使用最常見的測試模式語言WGL(波形生成語言)和STIL(標準測試界面語言),以及很多低成本的測試儀。單有合格/不合格的結果將無法確定參數特性,也缺乏測量的可重復性,而這是設定測試極限的一個基本步驟。
了解了這些基礎原則,就明白,實用PLL BIST既沒有采用模擬電路,也沒有使用延遲線,因此它對噪聲的敏感度弱于待測PLL。例如,PLL必須每納秒生成一個低抖動邊沿,并盡量減小抖動的累積。但是,PLL BIST可以用一個預測試的低抖動時鐘對邊沿作欠采樣,時鐘通過幾個數字反相器傳送,這些反相器有快速的轉換性能,盡量減少附加的抖動。
如果沒有預測試的時鐘,則PLL可以對相同芯片上工作在一個略為異步頻率的其它PLL邊沿作采樣。獲得的抖動測量結果是兩個抖動水平之和;隨機抖動不可能相互抵消。在一個直方圖中增加很多這類采樣,可以降低寄生噪聲的影響,并且以與任何干擾相同速率采樣,可以進一步降低這種影響。
4 模擬BIST的需求
過去15年來,很少有什么人提出的模擬BIST技術包含了上述所有原則。但所有這些原則都是BIST實用性與性價比的關鍵。開發一種實用的模擬BIST已被證明有太高的挑戰性,但工程師們無疑將開發出一些包含這 些原則的技術,因為對它們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SoC中正在加入更多的系統模擬功能,有更多的管腳數和門數,所有這些都推升了測試時間與測試成本。增加嵌入閃存會大大增加測試時間(遠不止一分鐘),從而絕對需要多址的測試,這種要求又推動了對低管腳接入以及更多模擬測試資源的需求。
阻止采納模擬BIS或任何其它新的模擬測試技術的最大障礙是,缺乏被行業接受的模擬故障模型。所幸的是,在2009年國際測試會議上一個小組討論結果是,一些討論成員表達了對開發一種IEEE贊助的標準化模擬故障模型的興趣。小組成員還同意,在行業可以采用任*技術以前,更多的DFT(可測試設計)自動化是必要的,這種情形已出現在IC的數字部分。只有當IC設計者采納了系統化的通用技術,可以測試一片IC上的多個功能時,EDA
EDA
電子設計技術的核心就是eda技術,eda是指以計算機為工作平臺,融合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智能化技術最新成果而研制成的電子cad通用軟件包,主要能輔助進行三方面的設計工作,即ic設計、電子電路設計和pcb設計。eda技術已有30年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70年代為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階段,人們開始用計算機輔助進行ic版圖編輯、pcb布局布線,取代了手工操作。80年代為計算機輔助工程(cae)階段。與cad相比,cae除了有純粹的圖形繪制功能外,又增加了電路功能設計和結構設計,并且通過電氣連接網絡表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工程設計。cae的主要功能是:原理圖輸人,邏輯仿真,電路分析,自動布局布線,pcb后分析。90年代為電子系統設計自動化(eda)階段。 [全文]
公司才會開發自動化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