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更小元件獲得更快速響應
對于每克電池重量都很關鍵的手持式設備,振蕩器設計方面的改進已要求將輸入電流從15~20mA降低到2mA或3mA,待機電流減小至5μA。這些器件采用小至2.5mm×2.0mm封裝,在1MHz到高于50MHz的頻率下,可為電子裝置設計人員提供20×10-6或更好的頻率穩定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7357.htm
振蕩器在這些頻率范圍的特性能夠滿足眾多便攜和電池供電裝置的需求,包括衛星或地面無線電、GPS和WiMAX、802.11,或藍牙無線(見圖3)。由于具備低功耗帶來的低散熱特性,這些振蕩器尤其適合具有最少空氣循環的應用,如緊湊型消費電子產品和防風雨外殼等。
圖3 不斷演進的技術使得小型、便攜、電池供電產品(如電子閱讀器)的需求大幅增長
但是,在許多更嚴苛的應用中,抗沖擊、抗震動及更寬的溫度范圍與產品尺寸或功耗同樣至關重要。對于這些應用,在振蕩器配置無法達到所需的耐久性水平的場合,具備抗震動性能的汽車等級晶體振蕩器可以提供精確的定時功能,這些滿足無源元件AEC-Q200應力測試要求的晶體振蕩器采用2.5mm×2.0mm封裝,參考頻率為50MHz,工作溫度范圍為-40~+125℃。
這類汽車等級晶體振蕩器用于從導航系統到高端音頻及視頻系統、碰撞警告系統、防抱死剎車系統(ABS)控制和其他車載計算機系統的應用中。除汽車應用外,重型施工設備中的GPS導航系統亦可采用相同的汽車等級晶體振蕩器。
用于工業環境的移動電子產品也采用這類的汽車等級晶體振蕩器,在這些應用中設備使用比較粗獷,在堅硬表面上碰撞、摔落的可能性很高。這些應用包括無線儀表讀數裝置、包裹投送業務中使用的數據裝置以及用于庫房存貨管理系統的便攜式條碼掃描儀。
振蕩器技術:不斷改進,以期滿足快速變化的要求
近些年,在許多應用領域中曾經存在的振蕩器性能與噪聲與交貨時間之間的矛盾已經得到緩解,一個重要因素是業界采用了模塊化構件架構。
這項技術使用特殊電路以補足普通晶體振蕩器的不足,提供具有所需降噪性能的特殊的參考頻率。應用了數個fractional-N鎖相環(PLL)中的一個,并使用第三級Δ-Σ(delta-sigma)調制技術,通過在更寬頻帶上分散雜散波的方式來降低雜散波的整體幅值。通過結合這些特點和專用集成電路(ASIC),這種模塊方式能夠帶來噪聲及抖動較小的精確定時性能。
該技術最佳之處在于其性能指標滿足了設備制造商縮短元件交貨時間和降低成本的更高要求。最新一代技術有望降低抖動(0.3~0.5ps范圍)、頻率范圍擴展至1.5GHz,電壓降至1.8V,并且具有滿足OC-192要求的更低相位噪聲。
減小尺寸、提高速度仍然是整個電子業的普遍要求,晶體振蕩器制造商繼續開發新技術,以期滿足業界的性能要求,提供交付時間更短,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