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80C196的脈沖信號采集卡的設計

        基于80C196的脈沖信號采集卡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1-10-10 來源:網絡 收藏

        3.2 高速及存儲電路

          高速及存儲電路用于采集卡在采集方式下時采集輸入的脈內波形數據。采用8位高速A/D轉換器TLC5540,其最大轉換速度40 MS/s,模擬輸入帶寬大于75 MHz,具有內部采樣和保持功能。

          TLC5540進行轉換所需時鐘信號頻率可由單片機設置。A/D轉換后的數據自動存儲在外接的62256存儲器中,其地址信號由4個74LSl61產生。其工作原理為:首先QCLR輸出一個負,將74LSl61計數器清零,然后再設置采樣時鐘信號(TCLK),啟動TLC5540進行轉換,同時將RAD信號設為有效(低電平),產生的數據在信號(Vout為高電平)出現時按順序寫入外接的62256存儲器中,脈沖信號(Vout為低電平)消失則自動停止寫入。高速RAM的地址信號由74LSl61地址產生器提供。對每個脈沖信號期間采樣的次數可根據2個脈沖信號最后寫入地址的差值進行來計算,即由單片機讀出的該脈沖信號下降沿時刻74LSl61的計數值(即最后寫入的RAM的地址),再減去上一次讀出的值,即為該脈沖的采樣次數。連續采樣一群脈沖的波形數據后需暫停采集,將采集的每個脈沖的波形數據與該脈沖的其他參數(如脈沖寬度、脈沖到達時間等)按規定的格式組合后送到與主機交換數據的FIF0高速存儲器中,供主機讀取和處理,數據送完后再啟動采集下一群脈沖。一群脈沖的數量由用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以連續采集的波形數據存入高速RAM中不產生溢出為最大限。圖4為高速及存儲電路。

          4 系統軟件設計

          信號采集卡由單片機控制,其中單片機除負責隨機脈沖信號的采集外,還承擔著將相關的數據(如雷達中的載頻數據和方位數據)與隨機脈沖數據組織成一個完整的信號數據結構的任務。圖5為采集卡主程序框圖,其工作流程為:首先通過讀取主機(PC機)送過來的命令字,設置采集卡工作模式,執行相應的工作子程序。圖6為其中的測量模式下子程序流程,其工作過程為:首先初始化設置測量模式,允許HIS中斷。在脈沖出現時,啟動測量中斷處理程序(HIS中斷)工作,啟動內部的A/D轉換器,對輸入的隨機脈沖的幅度進行測量,同時讀取脈沖到達的時間及脈沖寬度等數據并送到采樣緩沖區,退出HIS中斷。然后將采集到的隨機脈沖數據和同時采集到的其他相關數據(如雷達中的載頻數據、方位數據等)存入發送緩沖區,最后按照約定的數據格式組織成數據塊存入大深度“先進先出(FIF0)”緩沖器,再通知主機讀取這些數據。為保證數據傳輸的完整性,大深度FIF0被組織成雙緩沖區結構,以流水線方式輪流寫入和讀出信息,從而避免了信號錄取卡的CPU和主機CPU同時讀/寫FIF0時可能出現的數據丟失現象。在采集模式下則需啟動高速A/D采集電路工作,并按照波型顯示的要求組織數據,然后再送到主機處理。

          5 結論

          該采集卡設計采用80C196單片機、8位高速A/D轉換的TLC5540及EPLD器件實現計數、鎖存和其他邏輯電路,并巧妙利用80C196單片機的高速輸入通道(HSI)的中斷特性,不僅實現了對隨機脈沖信號的幅度測量或脈內波形數據采集,同時還記錄脈沖到達時間及脈寬,解決了數據采集卡在采集隨機窄脈沖信號存在的采集數據量大且不能實時處理的問題。該采集卡已成功應用于某型雷達偵察設備中的信號錄取,完全可實時采集、處理接收到的雷達脈沖信號并送往主機,通過主機進一步對采集的信號進行分選和處理,可完全實時顯示采集到的雷達脈沖波形。實際應用表明設計的采集卡工作穩定可靠,可采集的最窄脈沖不小于O.1μs,對周期不大于25 kHz的連續脈沖在測量方式下可實現不間斷采樣。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兴安盟| 黑河市| 日照市| 玉田县| 四平市| 滨州市| 安岳县| 武乡县| 黑山县| 南丰县| 田东县| 凤翔县| 余庆县| 大邑县| 忻城县| 西安市| 盐亭县| 罗山县| 黄冈市| 泉州市| 阜宁县| 和顺县| 昌都县| 洪江市| 珲春市| 莫力| 宜城市| 灵丘县| 丹寨县| 齐齐哈尔市| 邵阳市| 汤原县| 江川县| 盘锦市| 阜南县| 五华县| 剑阁县| 谢通门县| 保德县|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