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智能電表工作原理和結構

        智能電表工作原理和結構

        作者: 時間:2011-11-02 來源:網絡 收藏
        的工作特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7229.htm

          不只采用了電子集成電路的設計,再加上具有遠傳通信功能,可以與電腦聯網并采用軟件進行控制,因此與感應式電表相比,不管在性能還是操作功能上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1)功耗:由于智能電表采用電子元件設計方式,因此一般每塊表的功耗僅有0·6w~0·7w左右,對于多用戶集中式的智能電表,其平均到每戶的功率則更小。而一般每只感應式電表的功耗為1·7w左右。

          (2)精度:就表的誤差范圍而言,2·0級電子式電能表在5%~400%標定電流范圍內測量的誤差為±2%,而且目前普遍應用的都是精確等級為 1·0 級,誤差更小。感應式電表的誤差范圍則為+0·86%~-5·7%,而且由于機械磨損這種無法克服的缺陷,導致感應式電能表越走越慢,最終誤差越來越大。國家電網曾對感應式電表進行抽查,結果發現50%以上的感應式電表在用了5年以后,其誤差就超過了允許的范圍。

          (3)過載、工頻范圍:智能電表的過載倍數一般能達到6~8倍,有較寬的量程。目前8~10倍率的表成正為越來越多用戶的選擇,有的甚至可以達到20倍率的寬量程。工作頻率也較寬,在40HZ~1000HZ范圍。而感應式電表的過載倍數一般僅為4倍,且工作頻率范圍僅為45~55HZ之間。

          (4)功能:智能電表由于采用了電子表技術,可以通過相關的通信協議與計算機進行聯網,通過編程軟件實現對硬件的控制管理。因此智能電表不僅有體積小的特點,還具有了遠傳控制、復費率、識別惡性負載、反竊電、預付費用電等功能,而且可以通過對控制軟件中不同參數的修改,來滿足對控制功能的不同要求,而這些功能對于傳統的感應式電表來說都是很難或不可能實現的。

          四、智能電表帶給用戶的好處

          智能電表較普通機械式電能表有著計量更精準、智能扣費、電價查詢、電量記憶、余額報警、信息遠程傳送的優勢。

          對電力公司而言,采用智能電表可省去人工抄表的成本,并且減少竊電的損失。除此之外,電力公司利用智能電表取得客戶的用電量資料后,再用Internet的方式實時回傳給用戶參考,客戶可據以分散用電的時間(因尖峰時段費率高),作電力使用的管理,達到節省電費成本的效益。

          對政府而言,智能電表有助用戶節約用電,可以達到節能減碳的政策目標。

          對于用戶來說,可以節省電費開支,用戶可充分利用峰、谷電價的差異自主定制用電方案,做到用相同的電,花最少的錢。

          

        電度表相關文章:電度表原理


        電能表相關文章:電能表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荔波县| 治多县| 大兴区| 太白县| 通化县| 渑池县| 米脂县| 同德县| 星座| 陵川县| 抚宁县| 呼伦贝尔市| 武定县| 上杭县| 沾化县| 北辰区| 凤山县| 阳泉市| 彝良县| 前郭尔| 宣恩县| 嘉峪关市| 丹巴县| 延庆县| 乡宁县| 兴文县| 明星| 霍邱县| 简阳市| 贵港市| 成安县| 天祝| 香港| 辽阳市| 土默特左旗| 仙游县| 呼和浩特市| 万荣县| 会宁县|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