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CTIMES/產業評析 > 從ECFA看臺灣在區域經貿的布局與兩岸產業的合作

        從ECFA看臺灣在區域經貿的布局與兩岸產業的合作

        作者:詹文男 時間:2011-10-14 來源:CTIMES 收藏

        兩岸簽訂已逾周年,各方對其帶來之產業效益有諸多不同的看法與見解,也各有其論述之立場與根據,究竟應如何看待其成效,及其未來對于臺灣在區域經濟的布局上,包括兩岸的合作可能性,不管從長遠的產業發展或者短期的績效來看,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4425.htm

        回顧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洽簽過程,雙方于2009年底正式將議題納入第5次江陳會,歷經多次協商與溝通后,終于在2010年6月29日完成簽署,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于實施至今僅半年多,相關產業影響尚難下定論,不過仍能從一些初步數據中看見一些趨勢。

        首先,從統計上觀察,在貨品貿易部分,兩岸共計有806項納入早收列表,預計3年內將早收列表內相關貨品關稅降至為零。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即正式實施后),大陸從臺灣進口貨品中屬于ECFA早收列表內貨品的進口額為68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成長約19%,高于大陸對臺灣進口總額的成長率13%;其中工具機成長率約85%,主要受惠于中國大陸勞力成本增加以及工具機納入ECFA早收列表之影響。

        但在服務貿易屬于早期收獲部分,兩岸相互投資金額卻相差懸殊,截至今年5月,大陸赴臺灣投資項目僅27件,投資金額837萬美元;而臺灣赴大陸投資48件,投資金額約6億900萬美元,相差70倍以上,顯見臺灣在服務業開放項目中對于陸資相對上較不具吸引力。

        其次,ECFA內容涵蓋范圍廣泛,包含貿易、投資、產業合作以及爭端解決等項目,透過關稅減免帶動兩岸貿易量提升是現階段ECFA成效最為顯著的項目,因此可以預見,未來隨著中國大陸關稅的再進一步調降,可望再提高早收列表項目對大陸的出口額。例如,今年1-4月臺灣對大陸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17%,但是早收列表部分則成長30%。

        再者,ECFA除早收列表對于兩岸在貿易與投資上的經濟效益外,對于臺灣在對外洽簽FTA(自由貿易協議)上亦有一定的幫助,例如與新加坡、印度、菲律賓以及歐盟在FTA溝通協商上已有一些進展。特別是在臺星FTA部分,2010年8月我國與新加坡同時宣布進行自由貿易的協商,不到一年的時間,已進入實質談判階段。未來若順利完成洽簽,將有利臺灣進一步融入東協經濟體系之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歐洲議會首度以決議案方式,表示支持臺灣與歐盟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A),同時強調歐盟應該善用兩岸簽署ECFA后的經濟優勢。因此,隨著ECFA后續相關貿易投資與產業合作進一步的深化,相信將更有利于臺灣對外洽簽FTA的籌碼,進而擴展我國在國際經貿合作的空間與地位。

        不過,從兩岸洽簽ECFA指導原則來看,ECFA后續相關協議與協商都將進入較圍困難的部分,需要進一步突破。舉例而言,在解決爭端與投保協議部分建議應優先進行,主要在于臺灣廠商多屬中小型企業,在過去兩岸尚無正式協議之前,廠商往往受限于兩岸無法可依、無溝通管道的因素造成在大陸經商受到不正常的待遇而求助或求償無門的窘境,甚至有人身安全的疑慮。因此若能盡早完成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對于已在大陸的臺商或是未來要去大陸拓展市場的廠商而言,就能愈早獲得相對的保障。

        其次,如何深化合作創造雙贏,亦是值得探討的課題。2011年在成都舉行之國共論壇,會議結束時共達成19項共同建議,包括:

        1.以大陸“十二五”規劃與臺灣中長期經濟發展構想(黃金十年)為契機。2、完善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3、共同參與華人經濟區及連接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可行性,提升應對國際競爭和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4、加強核電安全交流與合作。5.深化兩岸產業合作。6、深化兩岸金融業合作。7、鼓勵兩岸中小企業加強合作。8、深化兩岸農業合作交流。9、推進兩岸雙向投資。10、盡快商簽兩岸投保協議。11、加強對大陸臺資企業的輔導和扶持。12、構建兩岸交流合作新平臺。鼓勵兩岸企業共同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以及重慶兩江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等大陸新經濟區的開發與合作。13、推動建立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機制。14、繼續推動兩岸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15、落實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16、加強兩岸青年交流。17、支持兩岸青年就業創業與合作交流。18、深化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19、針對論壇達成的共同建議,積極推動與落實。

        從第19項的共同建議竟然是『針對論壇達成的共同建議,積極推動與落實』可以看出,兩岸在分隔這么長一段時間后,想要開始進一步合作,的確需要許多的磨合與互信。兩岸或許可以針對特定產業,共同規劃兩岸產業合作發展的愿景與短中長期目標,以及達成的策略。尤其應針對雙方產業或社會發展的關鍵議題或問題共謀解決之道。例如如何透過新興市場的拓展來促進經濟成長;如何發展在地經濟來縮短貧富差距及失業問題;如何節能減排以促成全球的環境永續。

        例如就雙贏來看,共同走出去,亦即二岸廠商共同制訂產業標準,一起去拓展二岸以外的市場,雙方的利益較易分享,合作成功的機會相對也較大。例如,最近市場很夯,二岸若能思考合作制訂相關標準,藉由全球華文學習風潮,制訂華文學習市場的包或孔夫子書包)標準,以進一步拓展孔夫子商機,相信可以開展兩岸產業進軍全球市場的新格局。

        因為此舉就大陸方而言,其可以將「中國制造」提升至「中國標準」;對臺灣而言,關鍵零組件、材料、量產能力本來就是臺灣的強項,雙方各有專長。此外,也可藉此合作發展如電子紙,可撓式面板等次世代技術及新材料的發展,共同主導下世代產品走勢,并藉此帶動如數字內容等周邊產業。

        事實上,ECFA簽署后,兩岸交流愈來愈頻繁,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論是陸資來臺,亦或赴陸投資都將與日劇增,因此在ECFA架構下,愈早完成相關協議的溝通協調,就能愈早取得在兩岸經貿交流、產業合作上的效益。特別是在兩岸新興產業上的合作上,無論是臺灣六大新興、四大智能、十大策略性服務等產業,亦或中國大陸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應加快審視雙方所具備的產業優勢,透過雙方官方談判、民間協調等方式,達到共同合作的共識,作為兩岸將來在產業合作上的重點領域,以達成雙方產業升級轉型,結構調整的雙贏目標。

        (作者現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 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11101415350U.shtml



        關鍵詞: ECFA 電子書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旬邑县| 金秀| 阜宁县| 高阳县| 高州市| 桓仁| 阳谷县| 博湖县| 图们市| 镇康县| 木兰县| 新泰市| 东源县| 潢川县| 荔浦县| 开远市| 东平县| 宣化县| 台南市| 万宁市| 厦门市| 朔州市| 阿勒泰市| 永善县| 进贤县| 巫溪县| 桦南县| 浪卡子县| 宿松县| 独山县| 抚宁县| 修文县| 花莲市| 都昌县| 枣阳市| 蒙自县| 正镶白旗| 南昌县| 睢宁县| 巢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