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CTIMES/產業評析 > e-waste的來世今生

        e-waste的來世今生

        作者:歐敏銓 時間:2005-11-16 來源:CTIMES 收藏

        目前油價高漲,常加油者人人喊苦,這是民生面的反應;回歸到技術層面,需探討的是工業化後對石油的依賴、石油供需前景,以及替代能源的技術及市場成熟度等問題。若再往深遠一點來看,則得面對使用石油衍生品的後遺癥,如燃燒後產生的溫室效應、酸雨現象,以及塑膠垃圾不易分解的環境沖擊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2537.htm

        這些環境問題,環保人士已倡議多時,近來的多部電影更將環保專家的預言搬上大螢幕,讓人戒慎恐懼。回到電子產品這個目前臺面上最亮麗的寵兒,當業務將手機、電腦、螢幕高高興興地販售出去、荷包麥可麥可的同時,可曾想到這個家伙的未來會是怎樣的一個命運呢?

        現在一般人對不想用的電子產品的處置方式,還可以用的可能會上網拍賣或送親友,有故障問題的大概就是往垃圾堆丟掉,很多人可能連政府所推行的「廢電腦回收」制度是什麼一回事都不知道。再來會是如何呢?如果進到回收廠,常見的處理手段大概有兩種,一是進行零件的拆解,留下有用的零件;一是進行壓碎、切割程序,也就是將電子廢棄物()壓砸個稀巴爛,再透過磁鐵等方式大略分離出鐵質、非鐵質及塑膠類物質,再進入精煉回收再利用過程。

        先來看看第一種作法。這些拆解出來的零件,在臺灣或所謂已開發國家中的利用價值已經很低了,然而在開發中國家的需求量卻很大,因為他們可以拿去再組裝成可用的電腦、手機或電視機,而且成本便宜很多,是他們所負擔得起的價格。這樣看來似??是好事一件,然而這些產品最終還是會成為一攤廢物,問題是,這些國家連環保機關都沒有,又哪有能力進行回收再利用處理呢?最後只能往河邊、山溝??面丟,等待廢棄物中的鉛、鎘、汞等有毒物被酸雨析出,讓土地、河川萬劫不復。

        再來看看第二種作法。砸碎的方式可說是最輕松、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回收方式,然而有很多的材料是砸切所無法分離的,這種作法的結果是其中約有三成的混雜性碎塊,即使是今日最先進的回收公司也無能為力做回收的。對這些難搞的「純」垃圾,眼不見為凈的作法仍是外輸到海外去。

        因此,最隹的回收方式,是將電子產品能夠反向地進行徹底拆解,而且是如同生產流程一般,能夠透過標準的制程來達成。其實每個廢棄的電子產品都是個寶,回收廠可以從電腦機殼回收鋼材,從硬碟的碟片中回收鋁材,甚至可以從晶片組中從回收到「純金」;此外,從電路板上可回收銅或其他金屬原料,這些金屬送到精煉廠做回收再利用;純度夠的塑膠也能透過制程再做利用,不然也能在控制污染的情況下燒掉回收其能源。

        在這樣的考量下,可分解性設計(Designing for disassembly;)及再利用性設計(Designing for recycling;DfR)的訴求也就因應而生。讓電子產品更容易、更快和更低成本的進行拆解,DfR有助於確保電子產品中的材料與符合回收制程的要求,因此能夠再被利用。電子業者是時候為產品壽終的那一刻先做好準備了。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0511161013XR.shtmll



        關鍵詞: e-waste DfD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闽侯县| 特克斯县| 微山县| 贺州市| 吉林省| 佛山市| 清苑县| 眉山市| 绥中县| 德安县| 卫辉市| 蒙山县| 马关县| 乌审旗| 辽源市| 游戏| 张家口市| 宁武县| 山东| 五常市| 山西省| 陆良县| 揭阳市| 灵川县| 开化县| 轮台县| 罗甸县| 磐安县| 措勤县| 鹤岗市| 青龙| 高邮市| 札达县| 阿城市| 大余县| 澄江县| 内丘县| 青冈县| 宁德市|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