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TV無線化的候選技術
人們對于影音娛樂效果的追求,一直是沒有止境的。如今,家庭影音播放的世代已進入full HD的階段,也就是要求在平面電視上能收看1080p(1920x1080 progressive)的影音節目。這種對高畫質內容的播放需求,除了造就播放器(如藍光DVD)及平面電視的換機風潮外,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捧紅了HDMI這項數字高速傳輸接口技術,因為只要一條HDMI的纜線,就能同時傳輸高質量的未壓縮影音內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2511.htm然而,有了HDMI,是否就能滿足高速影音傳輸的需求了呢?答案顯然并非如此,就好像數據傳輸已有了ADSL,但人們還是對WLAN需求若渴,因此家庭影音的下一步,正是在找尋能夠替代HDMI纜線的無線HD解決方案。其實候選的技術在市場上已出現多時,不過,真正能一統江湖的無線技術,至今仍未拍板定案。
目前已看得到一些商品化的無線影音產品,多數是采用WLAN的技術。今日的802.11n獲得很大的突破,采用4x4MIMO的架構,在傳輸率上甚至可以達到600Mbps,這已能滿足標準畫質影音內容的傳輸。但因HDTV的原始內容龐大,至少需要1.485 Gbps以上的傳輸率才能順暢地傳送,因此,采用11n的方案必須經過壓縮、解壓縮的過程才行。另一項候選技術為UWB,它曾被賦與很高的期待,但因一些瓶頸始終未能突破,現在已沒有太多的市場聲音。
目前較受關注的,則是WirelessHD和WHDL兩大陣營。這兩大陣營所標榜的皆是能提供Gbps以上等級的高傳輸率。其中WirelessHD的推動者為SiBeam,此技術使用60GHz這個未授權頻段,總共有7GHz的帶寬可用,這讓WirelessHD理論上最高可達20Gbps的傳輸率,非常可觀。目前第一代規范能達到2Gbps到5Gbps,而且有直視性(line-of-sight, LOS)的收發限制,適合應用于家中室內的環境,傳輸范圍在10公尺以內。
另一個陣營為WHDI,其推動者為Amimon,其技術能在5GHz的頻段中利用40MHz的信道來提供高達3Gbps,足以傳輸未壓縮的1080p視訊內容。若是要符合5GHz頻段的規范,也就是利用20MHz的信道來傳輸,也能達到1.5Gbps的傳輸率,足以傳輸未壓縮的1080i和720p視訊內容。此外,其傳輸范圍可達100英尺,數據的延遲則低于千分之一秒。由于此技術能夠穿透墻面,因此適合整個家庭中的使用。
雖然說WirelessHD或WHDI使用的是未授權的無線頻段,但此類頻段一開放往往很快就塞滿了各種應用。因此,另一項值得注意的可行途徑,即是所謂的無線光通訊(free-space optics;FSO),也就是利用不可見光(如紅外線)或可見光(如白光LED)來做為網絡通訊的媒介。這類技術也能達到Gbps等級的傳輸率,而且錯誤率很低。
未來,當LED普及成為室內主要的照明設備時,也許只要一開燈,就同時高速的無線傳輸帶寬可用。不過,在此之前,各種無線電技術在家庭影音的市場,仍免不了要發生一場主流技術的角逐競爭。
(作者為零組件雜志編輯總監)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0901051405PF.shtml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