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GHz基站前端射頻LNA仿真與實現研究
1 LNA的設計
1.1 LNA結構選擇
通常,在LNA的設計中主要考慮低噪聲系數(NF)、足夠的增益(G)和絕對的穩定性。對于本文TMA放大器中LNA設計的實際技術規范要求如表1所示。同時要求所使用的LNA結構滿足良好的輸入輸出匹配,保證LNA的穩定性,兼顧到功分/合路網絡的低損耗、幾何尺寸小,工作帶寬內良好的相位和幅度匹配,足夠的工作帶寬(涵蓋在1.95GHz左右),符合CDMA標準上行頻率。據此選擇了以平衡結構為特征的LNA結構(如圖2)。這種平衡結構的重要特性是:它較單階放大器的截點高出一倍,并以標準50Ω實現輸入輸出匹配,在某一路硬件失效時電
路的冗余設計可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但通常增益減少6dB。
表1 LNA主要技術規范列表
為使圖2中的LNA模塊噪聲系數、截點和增益達到表1中的各項指標,設計漏極電流Id=60mA。同時,要求單個放大元件在此偏置點的工作性能達到優于表1的規范值。由于E-pHEMT元件ATF-54143在電流Id=60mA下,具有最佳的截點(IP3)和最小噪聲系數Fmin漏源極電壓Vds為3V時,具有稍高的增益;偏置是+5V穩定電壓,所需單極性+3V電壓更具有優勢,因此選擇其作為放大元件。
1.2 偏置及匹配網絡的設計和源端接地電感處理
1.2.1 偏置及匹配網絡的設計
ATF-54143的偏置網絡是根據元件的靜態工作點和輸入輸出匹配網絡設計得出。輸入匹配網絡則由元件的最佳噪聲反射系數Topt為主來決定,以求得噪聲系數NF降到最小;輸出匹配則要求共軛匹配,以求得最大功率輸出,保證有足夠的增益,兩者都在Smith圖上實現輸入輸出至50Ω的匹配。首先,元件的偏置以電阻R1和R2(見圖3)組成的分壓器實現,分壓器的電壓取自漏極電壓,并為電路提供電壓負反饋,以維持漏極電流的恒定,R3為漏柵極的限壓電阻。R1,R2,R3的計算值見式(1)。
R1=Vgs/IBB
R2=[(Vds-Vg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