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蓄電池的單相有源逆變恒流放電控制方式的研究

        蓄電池的單相有源逆變恒流放電控制方式的研究

        作者: 時間:2006-05-15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提出采用雙級變換電路的方法,研制出了一種新型的回饋裝置,為了精確計算組的容量.必須滿足在線恒流的要求。主要針對該新型放電裝置恒流放電的方法進行了,并獲得了蓄電池在線恒流放電電路的設計方法和電路。

        關鍵詞:蓄電池;;恒流放電;中圖分類號:TM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219―2713(2005)06―0021―04

        0 引言
        在蓄電池組維護的過程中,為了活化蓄電池和測量蓄電池的容量,必須定期對蓄電池進行放電實驗。目前,國內蓄電池放電多采用電阻放電裝置,雖然結構簡單、成本低,但很難做到恒流放電,且無法精確計算蓄電池組的放電容量。本文提出采用雙級變換電路的方法,即DC/DC變換電路和PWM整流電路,研制出一種新型的蓄電池逆變回饋放電裝置,并進行了相應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該裝置既能實現蓄電池恒流放電,又能將蓄電池組釋放的能量回饋給電網,并且使流人電網的電流為正弦渡,對電網沒有諧波干擾[1]。
        由于環境溫度、充電、老化等因素的影響,蓄電池組可供使用的實際容量往往比其標稱容量小得多。為了準確掌握蓄電池的真實容量,消除因蓄電池容量衰減造成后備時間縮短的隱患.必須定期進行放電實驗,測量蓄電池的容量。而放電容量等于放電電流與放電時間的乘積,所以,控制蓄電池恒流放電是測量蓄電池真實容量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的技術。

        l 蓄電池恒流放電控制主電路設計
        圖l中采用全橋移相軟開關技術的DC/DC變換電路的作用是控制蓄電池恒流放電,同時將蓄電池電壓變換成PWM整流逆變電路所需要的電壓。其控制系統結構簡圖如圖2所示。放電給定電流IcG與實際的放電電流Id相比較后,其誤差信號經PI調節器后送入PWM控制器,再由PWM控制器產生PWM信號,該PWM信號再經驅動電路去控制DC/DC變換電路中的開關器件IGBT,便可使實際的放電電流跟蹤給定電流.從而達到恒流放電的目的。當PWM整流逆變電路發生故障不能向電網回送能量時,如果直流變換電路仍然處于恒流放電工作狀態,則會引起直流側電壓升高。為了防止過壓的產生,在圖2中引入了直流電壓限壓控制環,當直流側電壓高于設
        定值時,直流變換電路立即從恒流控制轉為恒壓控制。


        2 全橋移相控制集成電路UC3879
        PWM控制器采用全橋移相控制集成電路UC3879[2],其引腳排列如圖3所示。各引腳的名稱、功能和用法如下。
        腳1(VREF)該引腳輸出一個溫度特性極佳的5V參考電源。
        腳2(COMP)、腳3(EA-)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端與反相輸入端。
        腳4(CS)過電流信號取樣輸入端。當該端取樣信號值大于2.5V,便封鎖輸出的PWM脈沖。
        腳5(DELAY SET C/D)該端用來設置0UTC和0UTD的輸出延遲時間,使用中通過電阻接地。
        腳6(SS)軟起動電容連接端,電容的大小與軟起動時間成正比。
        腳7(OUTD)、腳8(0UTC)該兩引腳輸出互補的兩路PWM脈沖,該兩路輸出在應用中接全橋逆變電路中一個橋臂上下開關器件的柵極驅動電路的輸入端。
        腳9(VDD)輸出功率放大級電源端。
        腳10(VIN)輸入電壓欠壓保護輸入端。
        腳1l(PGSD)輸出功率放大級參考地。
        腳12(OUTB)、腳13(OUTA)該兩引腳輸出互補的兩路PWM脈沖,該兩路輸出在應用中接單相全橋逆變電路中另一個橋臂上下開關器件的柵極驅動電路的輸入端。
        腳14(Cr)、腳18(m) 決定內部振蕩器振蕩頻率的電容度電阻連接端,使用時,分別通過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接地。
        腳15(DELAY sET A/B) 該端用來設置OUTA和0UTB的輸出延遲時間。使用中通過電阻接地。
        腳16(UVSEL)欠電壓保護門檻設置端。

        腳17(SYNc)同步脈沖輸入、輸出端。
        腳19(RAMP) 電壓斜率設定端。
        腳20(GND)整個芯片的參考地。


        3 蓄電池恒流放電控制電路設計及工作原理
        圖4為直流變換電路恒流放電控制電路圍。電位器P2用于設定放電電流的大小,電壓Ua為電流環輸出,用于控制蓄電池恒流放電;電位器P1用于設定最大輸出電壓的大小,電壓Uc為限壓環輸出。正常工作時,PWM整流電路控制直流側電壓設為Ud1,直流變換電路的限壓設定值為Ud2限壓環的電壓反饋值UDF小于設定值,從而導致限壓環輸出正飽和,使得電壓Uc大于Ub,二極管D截止,因此,電壓環不起作用。此時,電流環起作用,電壓Ub隨著Ua變化而變化,而UC3879的輸出PWM信號的移相角的大小又由Ub的大小決定,如果放電電流有下降的趨勢,則PI調節器正積分,使Un增大,從而使Ub增大,通過UC3879芯片的自動調節,使V1與V4、V2與V3之間的移相角減小,使全橋整流后的脈動直流電壓增大,即DC/DC變換電路的輸出功率增大,引起輸入功率增大,從而使放電電流趨于恒定;當放電電流有上升的趨勢時,控制電路的調節過程剛好相反。這樣,通過Ub的變化便可控制輸入電流保持恒定,從而達到恒流放電的目的。進行放電實驗時,如果PWM整流逆變電路發生故障,不能將蓄電池釋放的能量返送給電網,從而導致直流環電壓升高,一旦電壓升高到Ud2,此時電壓環開始工作,電壓Uc下降,使Ub跟隨Uc變化,控制原理與恒流控制相同,最后使直流環電壓恒定為Ud2圖4中,CS1及CS2為圖l中變壓器原邊電流輸入端,整流后送入UC3879的限流輸入端,用于限制變壓器原邊最大電流。控制電路的4路PWM輸出信號經驅動電路后分別去驅動圖l中的4個ICBT器件(V1~V4)。放電裝置一旦發生故障,由保護和檢測電路發出的STOP信號便立即封鎖PWM信號,關斷IGBT器件。


        4 實驗波形
        采用本文所提出的蓄電池單相有源逆變回饋放電裝置恒流放電的控制方法,研制出了一臺新型的用于單相220V有源逆變蓄電池回饋放電的實驗裝置,放電電流設定范圍6~30A[1]。圖5給出了放電電流為20A時蓄電池放電電流波形,其中縱軸每格553mV代表電流為5A。從圖5中可以看出,電流波形為直線,說明蓄電池放電為在線恒流放電。在實驗的過程中,當蓄電池電壓發生變
        化時,其放電電流保持恒定不變。

        5 結語
        控制蓄電池恒流放電是蓄電池放電裝置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技術。本文就新型的蓄電池單相有源逆變回饋放電裝置恒流放電的控制方法進行了,并獲得了蓄電池在線恒流放電控制電路的設計方法和電路。實驗結果表明,該蓄電池放電裝置為恒流放電,放電電流與放電時間的乘積即為蓄電池的容量,由于放電電流保持不變,因此,只要測量蓄電池的放電時間,便可精確測量蓄電池的容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南召县| 弥渡县| 通州区| 探索| 铜鼓县| 巴马| 永和县| 吉林省| 惠州市| 昌吉市| 阳泉市| 临沭县| 石泉县| 宜兰县| 家居| 旅游| 富民县| 恩施市| 天台县| 新河县| 屏东县| 玉溪市| 洪泽县| 秀山| 微山县| 黑龙江省| 蒙自县| 霍邱县| 龙里县| 福州市| 綦江县| 辉县市| 华宁县| 鸡东县| 长寿区| 曲沃县| 绩溪县| 烟台市| 宣恩县|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