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高效率的低功率充電器和適配器設計

        高效率的低功率充電器和適配器設計

        作者: 時間:2007-11-29 來源:網絡 收藏
        如圖1所示的線性穩壓電源因具有電路簡單和成本低廉的優點,一直在低應用中很受歡迎。這個線性穩壓電源只需少量元件,且與開關電源(SMPS)相比,更易于和制造。盡管與線性電源相比,SMPS有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可在全球范圍內適用以及能效更高等多種優勢,但無論是制造商還是消費者都不愿因此而付出額外費用。

        然而,由于下面兩個原因,近年來線性電源開始失寵:其一,許多線性電源都是作為PDA、無繩電話和手機等產品的外部電源(EPS)綁定銷售。如今EPS必須遵循嚴格的新節能標準,而此類標準幾乎將線性電源排除在外,因為線性電源通常無法達到工作效率和空載功耗方面的標準(圖2)。

        其二,大多數先進的低SMPS在成本和簡單性方面與線性電源相當。本文將探討低SMPS在初步應用階段的不足之處,并討論一種可行的方法,以幫助工程師出在成本效益方面符合EPS新節能標準的產品,并同時縮短設計時間、簡化設計工作。

        圖1:基于線性穩壓器、線性工頻變壓器的AC/DC電源電路。

        低功率SMPS的傳統設計方法

        直到最近,實現低功率SMPS的成本最低的方式是采用振鈴扼流變換器(RCC),如圖3所示。但RCC有許多缺點,無法取代線性電源,因此在開發符合EPS新節能標準的設計時必須考慮到這些缺點。

        首先,RCC本身并不節能,同時也沒有熱關斷保護功能,但所有這些特性都必須添加到基本的RCC設計中,導致成本和設計周期上升。另外,典型的RCC所包含的元件數是同等線性電源的5~10倍,雖然大部分元件都非常便宜,但由于絕對數量大,所以設計和制造成本較高。

        圖2:各種線性電源與EPS新節能標準之比較。

        元件數目越多,PCB走線就越復雜,優化布局所需的時間也越長,元件貼裝時發生誤差的可能性也越高。首先,由于為低功率分配的電路板尺寸通常都非常小,所以往往需要使用雙面板來安裝表面貼器件(SMD)和進行所有的連接。其次,貼裝SMD元件還需要額外的制造步驟,這樣會增加生產時間和成本。最后,RCC的性能取決于難以控制的寄生元件值與大量分立元件的組合公差之間的交互作用,在制造過程中需要持續監控和調整,以使收益率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從圖3的RCC電路中,可以發現許多這樣的缺點:

        1. 低效率的啟動電路

        典型的啟動電路(圖3中的R1、R2、R3和VR1)會向MOSFET開關驅動電路提供初始工作電流。但是,即使正常工作開始后電流仍會持續流經啟動電路,而壓降電阻(R1和R2)中的功率損耗(I2R)會使許多SMPS(并非僅RCC)無法滿足EPS節能標準的空載功耗要求。當電源工作正常后,可以添加元件來抑制電流流動,但會增加設計的元件數量、復雜度和成本。任何實用的解決方案都必須能消除啟動后的損耗,同時不會增加電源的元件數目或成本。

        2. 開關頻率/MOSFET柵極驅動

        由于RCC采用自激振蕩方式,所以它的開關頻率(FSW)取決于以下諸多因素:變壓器電感及其元件與元件間的差異、電阻和電容值的公差及穩定性、電源提供的負載電流數量,以及電源工作的環境溫度。一個基本RCC的FSW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變壓器磁芯中的磁通復位時間,因此FSW在滿載時最低,在空載時最高。

        為滿足EPS節能標準,電源的FSW必須在負載下降時大幅降低。如果不提高RCC電源的設計復雜度、元件數量和成本,就無法解決此問題。

        控制MOSFET Q1的開關需要八個分立元件(圖3中的Q2、C3、C4、C5、R4、R5、R7和VR2)和一個變壓器T1繞組。這種方法的不精確性可導致MOSFET 性能、電源效能發生變化,并產生EMI。使用PWM控制IC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同時還可減少元件數量,但此類IC在輸出功率低于10W的應用上幾乎不具任何成本優勢。此外,目前很少有控制IC可以在輸出負載下降時自動降低FSW,大多數控制IC只具有在空載或接近空載時工作的突發模式。

        3. MOSFET(初級側)的電流檢測

        電流檢測電阻(圖3中的R6)必須具有嚴格的公差和良好的溫度穩定性,因此價格比較昂貴。除此之外,檢測電阻還能有效增加MOSFET的RDSON,使電源效能降低1~2%。在此功率范圍內,電流檢測變壓器的成本高得驚人,而另一種檢測MOSFET電流的方式又需要專利的集成技術。不過,找到不用電流檢測電阻的方法可以降低元件數量和成本,同時提高效能。

        圖3:采用RCC實現的5V/0.4 A/2W SMPS AC/DC電源。

        4. 電壓檢測和反饋

        電源次級側的四個元件(圖3中的R12、R13、VR3和U1-A)用于檢測輸出電壓,并將反饋信號傳遞給次級側,以便控制Q1的占空比。次級側的元件數量已經很少了,除非降低穩壓精度要求,否則無法再減少次級側的元件數量。然而,如果要為次級側的U1-B集電極提供支持,則需要一個二極管和RC濾波器 (D5、C6和R8)。消除這些元件可以簡化次級側PCB的走線網絡。

        5. 漏極節點箝位

        可以在低功率SMPS中除去的最后一個元件便是漏極節點箝位(圖3中的D6、C7、R9和R10)。去除箝位可以減少PCB次級側所需的空間,并使走線布局更快、更容易。

        6. 缺乏熱保護

        RCC本身并不具備過熱保護功能,但由于大多數線性電源都具有溫度保險絲(見圖1),所以該功能已成為全行業的EPS標準。增加溫度傳感器和關斷電路只會增加RCC電源的設計時間、材料和制造成本。

        基于集成的SMPS IC的解決方案

        通過使用高度集成的功率轉換IC,可以消除RCC電源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存在的所有缺點。這個芯片集成了一個控制器、一個功率MOSFET,以及片上保護功能。這種方法可以使元件數量保持在較低水平,不僅可以降低時間、勞動和材料成本,而且還可以降低PCB布局和制造成本。實際上,高度集成的功率轉換IC已經實現商業化,這使得設計出符合成本、元件數量和設計簡單性的低功率SMPS成為可能。此外,基于IC的電源與線性電源或RCC相比,通常在最終用戶安全性、應用可靠性和節能性能方面表現出色。

        圖4 是采用高度集成的功率轉換IC而設計的2W SMPS的電路圖。該電路的元件數量只有圖3中RCC電路的元件數量的一半,從而大大簡化了設計和制造工作并降低了相關成本。實際上,在對材料、設計時間、可制造性和運輸物流等方面進行全面、精確的對比之后可以發現,該電路的生產成本等于或低于同等線性電源的成本。

        圖4:基于LinkSwitch-XT的2W CV輸出電源電路圖。

        這個IC將一個高電壓(700V)功率MOSFET和一個低壓控制器集成到一個單芯片上,可減少元件數量。IC的開/關控制能進行無輸出過沖快速啟動,且無需控制環路頻率補償元件。控制器通過連接在漏極引腳上的內部高壓電流源實現自供電,無需外部啟動和偏置電源電路,這不僅進一步減少了元件數量,而且還降低了空載功耗。控制器通過跳過開關周期來調節電源的輸出電壓;當負載所需電流的下降,周期跳頻能有效降低FSW,從而進一步降低空載功耗并提高工作效率。

        該IC 還具備內置的、自動恢復遲滯過熱關斷功能,在無需增加元件數量的情況下便可提高用戶安全性和應用的可靠性。同樣,無需添加任何其它元件,通過集成在芯片上的自動重啟動功能就可防止電源出現輸出短路及反饋環路開環的情況。最后,專利的芯片設計和創新的變壓器繞制技術可實現漏極節點無箝位設計,以減少元件數量、設計時間及PCB布局時間。

        本文小結

        迄今為止,RCC始終是功率范圍低于 4W的SMPS中成本最低的一種設計。然而,由于RCC對元件需求很大,存在設計和生產困難,且不做大規模重新設計就難以達到節能標準,所以它不會成為正被逐漸淘汰的線性電源的理想替代品。本文對RCC電源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試圖尋求降低元件數量的方法。將諸多電路功能集成到一個單芯片上可能是降低元件數量的最經濟的方法,同時還可使電源符合EPS節能標準。具備這些電路功能的功率轉換IC現已投入市場,電源設計工程師可根據設計需要進行選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临清市| 英德市| 景东| 尼木县| 广安市| 营口市| 贵德县| 通许县| 巨鹿县| 龙岩市| 怀化市| 聂荣县| 云南省| 韩城市| 青海省| 遵义市| 阳朔县| 利川市| 吉安县| 富裕县| 西乌| 青神县| 靖安县| 铁岭县| 托里县| 渝北区| 大连市| 红原县| 朝阳市| 仁寿县| 乌兰察布市| 怀柔区| 临澧县| 延安市| 马边| 民和| 辛集市| 嵊州市| 泌阳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