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斬波器控制補償電路的設計
1 引言
感應加熱電源的調功方法有很多,在進一步提高功率和逆變器的工作頻率時,一般選擇在整流側調功。而斬波調功在直流電壓下工作,供電功率因數高,對電網的諧波干擾小,電路的工作頻率高[1],而且與逆變器控制分開,使系統更加穩定可靠,故適用于電壓型逆變器使用。
在斬波調功的感應加熱電源中,逆變電源的功率控制主要是轉化為Buck斬波器的功率控制,即通過改變Buck斬波器的驅動脈沖來調節輸出電壓,從而調節電源的輸出功率。但是Buck斬波器輸出電壓可能有偏差,環路設計就變成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它關系到電路的穩定性、響應速度、動態過沖等指標[2]。本文在分析基于功率控制的Buck斬波器的小信號模型和反饋控制模式的基礎上,探討了反饋控制的傳遞函數和環路參數的設計。
2 基于功率控制的Buck變換器分析
圖1 Buck變換器功率閉環控制原理圖
如圖1所示,Buck變換器的功率控制包括3個部分,Buck斬波器、誤差放大器和PWM脈沖調節器。其中,Buck斬波器反映了電源本身的特性,通過建模的方法可以分析其輸入到輸出、控制到輸出的特性;誤差放大器和PWM脈沖調節器構成反饋環節,誤差放大器實質上是一個補償網絡,將給定信號與輸出信號的差值放大,通過PWM脈沖調節器調節占空比d(t),最終可以調節輸出電壓VO,使輸出穩定在給定值上。
整個功率控制環的設計可以等價為對Buck斬波器控制器設計。因此,必須首先建立控制對象――Buck斬波器在電感電流連續(CCM)模式下的小信號模型。
圖2 Buck變換器電路拓撲
圖2為設定Buck電路工作于電感電流連續狀態(CCM),應用三端PWM平均模型方法[3],并考慮電感電阻rL和電容的ESR RC。圖2中虛線框內部分為三端PWM模型,由開關管S、二極管DF和續流二極管D組成。其中,ia和ic分別代表ia(t)、ic(t)的平均變量,vap和vcp分別代表vap(t)、vcp(t)平均變量。ia(t)和ic(t)為流入a端和流出c端的電流瞬時變量,vap(t)和vcp(t)為端口ap和cp的電壓瞬時變量,它們是時間的函數。將主開關管等效成受控電流源形式,二極管DF等效成受控電壓源形式,由此可以得出如圖3中虛線所示的三端PWM開關模型。
圖3 CCM模式下的Buck變換器小信號模型
當不考慮電感內阻(通常可省略)時,可以得到Buck變換器占空比到輸出的傳遞函數
――濾波電容的ESR
根據得到的Buck變換器的小信號模型,利用Matlab軟件分析了其頻率特性如圖4和圖5所示。圖4和圖5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受高頻ESR的影響,在穿越頻率處又產生一個相位滯后角,同時使幅頻特性的斜率由-2變成-1。從整體來看,系統的低頻增益低,相角裕度。
圖4 不考慮ESR時的Bode圖
圖5 考慮ESR零點時的Bode圖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機械鍵盤DIY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