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的電網諧波監測系統設計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1260.htm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電力負荷急劇增大,對電力系統的污染越來越嚴重,而諧波含量則是目前電網中影響最為重要的一項指標。這也對監測電力系統運行狀況的儀器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國傳統的電網運行參數測量和監控系統中,大多使用8位單片機來實現。由于其運算速度和處理數據能力的限制,越來越難以滿足目前電網監測的需要。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arm9的三相電網電壓諧波監測儀,它通過對三路電壓電流信號的測量,利用快速傅立葉變換算出諧波含量等電網參數,同時還具有監測數據統計分析,與上位機通信、顯示及報警等功能。
2 諧波監測系統原理
由于電網中非線性器件的存在,電力傳輸線中的電流和電壓波形都會呈現非正弦性,出現波形的畸變。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畸變并不是任意的,多數畸變是周期性的,屬于諧波的范疇。也就是說從整個過程來看,其波形變化緩慢并且幾乎每個周期都是一樣的。因此,可以認為畸變的電壓、電流波形是非正弦的周期信號。
頻域分析中,利用傅立葉級數將畸變的電壓、電流信號分解成基波和一系列諧波的疊加
式中W―――基波的角頻率,rad/s;
n―――諧波次數;
Un In―――分別為第n次諧波的電壓和電流的均方根值;
αnβn―――分別為第n次諧波電壓和電流的初相角;
N―――所考慮的諧波的最高次數,由波形的畸變程度和分析的準確性要求來決定。
但對于電網這種不規則的畸變波形無法表示成函數解析式后用傅里葉技術進行計算。一般對該種波形的時間連續信號用采樣裝置進行等間隔采樣,并把采樣值依次轉換成數字序列傳輸至處理器進行快速諧波分析,離散傅里葉變換(DFT)的提出為傅里葉技術在計算機領域的應用鋪平了道路,但對于諧波監測系統而言直接進行DFT計算量較大,難以保證監測系統的實時性,所以監測系統采用了一種基于滑窗迭代思想的DFT快速檢測算法。
式中:Ncur表示最新的采樣數據點,x(iτ)表示i個采樣周期前的采樣數據,最新的實時采樣數據參與負載電流監測分析,而相應地淘汰最老的采樣數據,加快了采樣數據的更新速度,提高了監測系統的實時性。
3 硬件結構
諧波檢測系統硬件主要由電壓電流采集電路,信號調理電路,模數轉換電路,顯示及按鍵電路等組成。系統的處理器采用S3C2410,是一款基于ARM920T內核的RISC嵌入式微處理器。ARM920T核由ARM9TDMI、存儲管理單元MMU和高速緩存三部分組成。其中,MMU可以管理虛擬內存,高速緩存由獨立的16KB地址和16KB數據高速Cache組成。ARM920T有兩個內部協處理器:CP14和CP15。CP14用于調試控制,CP15用于存儲系統控制以及測試控制。根據國家對諧波測量儀器的要求,A級測量儀器應分析到50次諧波,根據采樣定理的要求,采樣頻率與被采樣信號頻譜中最高頻率的比值應大于2,因此工頻周期采樣點數為256時,采樣頻率為640kHz。S3C2410的主頻能達到203MHz完全能夠滿足采集要求。而且能有一定的時間可以處理顯示和按鍵掃描等。硬件系統框圖如圖1:
圖1 諧波檢測系統硬件框圖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