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基于L6562的高功率因數(shù) boost電路的設計

        基于L6562的高功率因數(shù) boost電路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09-12-07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2 臨界狀態(tài)下的Boost-APFC
        基于的臨界工作模式下的Boost-APFC的典型拓撲結(jié)構如圖3所示,圖4所示是其APFC工作原理波形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1159.htm

        利用Boost實現(xiàn)高的原理是使輸入電流跟隨輸入電壓,并獲得期望的輸出電壓。因此,控制電路所需的參量包括即時輸入電壓、輸入電流及輸出電壓。乘法器連接輸入電流控制部分和輸出電壓控制部分,輸出正弦信號。當輸出電壓偏離期望值,如輸出電壓跌落時,電壓控制環(huán)節(jié)的輸出電壓增加,使乘法器的輸出也相應增加,從而使輸入電流有效值也相應增加,以提供足夠的能量。在此類控制模型中,輸入電流的有效值由輸出電壓控制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調(diào)制,而輸入電流控制環(huán)節(jié)使輸入電流保持正弦規(guī)律變化,從而跟蹤輸入電壓。本文在基于此類控制模型下,采用ST公司的作為控制芯片,給出了Boost-APFC電路的方法。
        的引腳功能如下:
        INV:該引腳為電壓誤差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和輸出電壓過壓保護輸入端;
        COMP:該引腳同時為電壓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端和芯片內(nèi)部乘法器的一個輸人端。反饋補償網(wǎng)絡接在該引腳與引腳INV之間;
        MULT:該引腳為芯片內(nèi)部乘法器的另一輸入端;
        CS:該腳為芯片內(nèi)部PWM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可通過電阻R6來檢測MOS管電流;
        ZCD:該腳為電感電流過零檢測端,可通過一限流電阻接于Boost電感的副邊繞組。R7的選取應保證流入ZCD引腳的電流不超過3 mA;
        GND:該引腳為芯片地,芯片所有信號都以該引腳為參考,該引腳直接與主電路地相連;GD:為MOS管的驅(qū)動信號輸出引腳。為避免MOS管驅(qū)動信號震蕩,一般在GD引腳與MOS管的柵極之間連接一十幾歐姆到幾十歐姆的電阻,電阻的大小由實際電路決定;
        VCC:芯片引腳。該引腳同時連接于啟動電路和電路。
        另外,在電路時,穩(wěn)壓管D2應選用15 V穩(wěn)壓管,電容C2應選用10μF的電解電容;二極管D5應選用快恢復二極管(如1N4148);電阻R3應選用幾百千歐的電阻。
        圖5給出了由L6562構成的APFC的實際電路圖。圖中,輸入交流電經(jīng)整流橋整流后變換為脈動直流,作為Boost電路的輸入;電容C4用以濾除電感電流中的高頻信號,降低輸入電流的諧波含量;電阻R1和R2構成電阻分壓網(wǎng)絡,用以確定輸入電壓的波形與相位,電容C10用以慮除3號引腳的高頻干擾信號;Boost電感L的一個副邊繞組,一方面通過電阻R7將電感電流過零信號傳遞到芯片的5腳,另一方面作為芯片正常工作時的電源;芯片驅(qū)動信號通過電阻R8和R9連到MOS管的門極;電阻R11作為電感電流檢測電阻,用以采樣電感電流的上升沿(MOS管電流),該電阻一端接于系統(tǒng)地,另一端同時接在MOS管的源極,同時經(jīng)電阻R10接至芯片的4腳;電阻R5和R6構成電阻分壓網(wǎng)絡,同時形成輸出電壓的負反饋回路;電容C9連接于芯片1、2腳之間,以組成電壓環(huán)的補償網(wǎng)絡;電阻R4,電容C6,二極管D5,穩(wěn)壓管D6和Boost電感的副邊則共同構成芯片電源。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qū):機械鍵盤DIY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云梦县| 叙永县| 永胜县| 枝江市| 桐乡市| 永德县| 贺州市| 噶尔县| 唐山市| 通州市| 龙井市| 潜江市| 海口市| 宜宾市| 会同县| 桑植县| 婺源县| 黑山县| 广西| 镇坪县| 岚皋县| 金沙县| 渑池县| 阿瓦提县| 福贡县| 宿州市| 商南县| 南阳市| 伽师县| 临清市| 抚远县| 开平市| 西吉县| 宣城市| 怀化市| 县级市| 中卫市| 乌鲁木齐市| 丹阳市|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