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電源的環路設計及仿真
1 基本理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0080.htm開關電源的輸出電壓Vo是由一個控制電壓Vc來控制的,即由Vc與鋸齒波信號比較,產生PWM波形。根據鋸齒波產生的方式不同,開關電源的控制方式可分為電壓型控制和電流型控制。電壓型的鋸齒波是由芯片內部產生的,如LM5025,電流型的鋸齒波是輸出電感的電流轉化成電壓波形得到的,如UC3843。對于反激電路,變壓器原邊繞組的電流就是產生鋸齒波的依據。 信息來自:輸配電設備網
輸出電壓Vo與控制電壓Vc的比值稱為未補償的開環傳遞函數Tu,Tu=Vo/Vc。一般按頻率的變化來反映Tu的變化,即Bode圖。 信息來自:輸配電設備網
電壓型控制的電源其Tu是雙極點,以非隔離的BUCK為例,形式為:
信息來源:http://tede.cn
電流型控制的電源其Tu是單極點,以非隔離的BUCK為例,形式為:
信息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
各種電路的未補償的開環傳遞函數Tu可以從資料中找到。本講座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觀的環路設計手段。
信息來自:輸配電設備網
2 計算機仿真開關電源未補償的開環傳遞函數Tu 信息來自:輸配電設備網
2.1 開關平均模型
開關電源的各個量經平均處理后,去掉高頻開關分量,得到低頻(包括直流)的分量。開關電源的建模、靜態工作點、反饋設計、動態分析等都是基于平均模型基礎之上的。若要得到實際的工作波形,應按實際電路進行時域仿真(Time Transient Analysis)。
信息來自:輸配電設備網
將開關電路中的開關器件經平均化處理后,就得到開關平均模型,用開關平均模型可以搭建各種電路。
以下是幾個開關電源的平均模型仿真例子,從電路波形中看不到開關量,只是平均量,比如電感中流過的電流是實際電感中的電流平均值,電容兩端的電壓是實際電容兩端電壓的平均值等等。
2.1.1 CCM BUCK(連續模式BUCK)
信息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

先直流掃描Vc,得到所需的輸出電壓,即得到了電路的靜態工作點。然后交流掃描,得到Tu的Bode圖。Tu為雙極點。此處Vc等同于占空比d。 信息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
2.1.2 DCM BUCK(斷續模式BUCK)

按以上方法得到Tu,在DCM下,Tu變成單極點函數。模型CCM-DCM即可用于連續模式,也可用于斷續模式。此處Vc仍等同于占空比d。
2.1.3 CCM BOOST(連續模式BOOST)
可以用模型搭建各種電路,如連續模式BOOST。 信息來源:http://tede.cn

2.1.4 Flyback

n是變壓器變比,原邊比副邊;L是變壓器原邊電感量。此處V6等同于d。 信息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
2.2 受反饋電壓控制的仿真
實際電路中,占空比d的產生主要有兩種方法:電壓控制和電流控制。仿真時,電壓控制中d的產生方式如下: 信息來源:http://tede.cn
Vc是反饋回路的輸出電壓,GAIN的放大倍數等于鋸齒波幅值的倒數,若鋸齒波幅值為Vm,則GAIN=1/Vm。
信息來自:輸配電設備網
電流型控制中d的產生方式如下:
同上,Vc是反饋回路的輸出電壓;IL是用于產生鋸齒波的電流信號,例如在BUCK電路中是輸出電感電流,在Flyback中是變壓器原邊電流;V1是使電流上升的電壓,V2是使電流下降時的電壓;占空比d及d2是輸出變量。 信息來源:http://tede.cn
至此,我們可以得到控制電壓Vc到輸出電壓Vo的傳遞函數Tu。下面是幾個仿真Tu的例子。
2.2.1 電壓型控制的CCM BUCK

上述幾個例子中加入GAIN就變成電壓型控制的仿真電路了。
2.2.2 電流型控制的CCM BUCK 信息來源:http://tede.cn

電流互感器將輸出電感的電流信號變成電壓信號IL,產生鋸齒波,模型CPM將控制電壓Vc與鋸齒波比較產生占空比d的PWM波。MOS開通時,L1中的電流上升,使其電流上升的電壓V1是Vg-Vo;Mos關斷時,Vo加在L1上,使其電流下降的低電壓V2=Vo。參數Rs是檢流電阻,mva是斜坡補償的斜率,單位是V/S,L是輸出電感,fs是開關頻率。
--endprint-->
2.2.3 帶變壓器隔離的電流型BUCK電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