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Pad的輸電線路巡檢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
系統體系結構
從總體結構上,系統采用了B/S架構建設,包括服務端的管理功能和PDA移動端功能(圖1)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9991.htm
圖1 系統體系結構
系統功能設計
輸電巡檢主要由設備管理、巡視標準管理、巡檢管理、缺陷管理、查詢統計、PDA移動端功能、系統接口等功能模塊組成。
系統在服務端完成設備管理、巡視標準管理、巡檢管理、缺陷管理和查詢統計等功能,服務器程序采用J2EE的B/S架構實現,根據巡視周期生成巡視任務,并為移動終端提供數據下載服務。
在移動端,巡線員使用PDA進行路經導航,通過GPS定位獲取對應桿塔的巡檢卡,根據現場情況填寫巡檢記錄,同時根據需要可以進行桿塔坐標采集。
系統功能模塊關系如(圖2):
圖2 系統功能模塊關系圖
設備管理設計
設備數據是線路巡檢系統業務基礎支撐,是系統的核心數據,設備管理功能必需具備業務調整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基于此指導思想,系統設計采用縱表的方式進行設備管理設計,能夠靈活進行自定義屬性滿足業務擴展需要,大大降低系統的維護工作量,提高了整個系統的靈活性。
設備管理包括:設備臺帳管理、設備統計報表管理、設備資料管理。
設備臺帳管理設計思路:
設計策略
對大型的設備和設備大類在數據庫中建立對應的表,并建立完整的屬性字段。
對于眾多的小設備和附屬設備采用描述表和值表相關聯的方式來處理,不再對具體的一種設備創建一個具體的表。
描述表和值表實現關系圖(圖3):
圖3 描述表和值表實現關系圖
其中:
定義表的信息表——主要對定義這個表(設備類)的整體描述,
字段(條目)描述表——主要是對定性的新表的所有的設備的屬性進行定義描述,包括數據類型等.
實際保存值的表——主要是用于具體設備記錄的添加,根據字段表的定義進行具體值的存儲。
解決方式的優點
可以避免為每種設備建立對應的數據表,降低對數據庫的維護管理上復雜度和工作量。
便于設備屬性結構的調整,新增、修改屬性字段等對于表結構的操作都轉化為對記錄的操作,具有非常高的靈活性和擴展性。
對于設備的維護操作可以進行統一處理,減少編碼工作量。
巡視信息標準管理
根據國網公司的巡視規范《輸電線路巡視DL/T 1006-2006》和設備管理規范,針對輸電電網設備的實際特點和不同電壓等級線路的實際運行狀況,制定巡視內容、標準、缺陷定性字典庫,保證巡檢結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并依據巡視及線路運行情況對巡視內容、標準、缺陷定性字典庫的進行定期完善和修改。
巡檢管理
● 任務管理
任務管理可以周期自動產生巡視任務,并能支持添加臨時任務、特巡、緊急任務,支持任務到期提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