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測艙信號源的設計與實現
并行數據采用8位并行傳輸,每個信息字的三個字節分三次沿8位總線分時發送。伴隨信號CS1,CS2的不同組合構成地址字節、高位數據字節和低位數據字節的區分標志,信號WR表明信息的發送。地址按00~7F循環發送,數據按0000~9FFF循環發送,8位總線信號、伴隨信號和寫信號傳輸均由245作驅動,由這些信號的信號線電壓的變化形式表示的信息傳輸時序如圖4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9283.htm
從圖4可以看出,一個信息字節的傳輸時間是2μs,一個信息字的傳輸時間是6μs。相鄰兩個信息字之間的間隔時間是10μs。
并行數據信息在5 ms周期內完成后發送,每個周期發送信息的時間大約為640μs。
采用VHDL語言編寫程序,使FPGA輸出固定時序的LVTTL電平的3路信號,經過2片總線驅動器后,轉為TTL電平的并行數據信號。
3.3 串行RS 422數據
串行RS 422數據共有3路。通過FPGA的VHDL程序產生符合RS 422協議的LVTTL電平數據,經過RS 422接口芯片進行電平轉換。
RS 422接口芯片采用Maxim公司的MAX1484,它是1收1發驅動器,全雙工。
(1)第一路DF422
波特率為500 Kb/s,每幀2.5 ms,幀長9個字節。
(2)第二路ZW422
波特率為240 Kb/s,每幀1 ms,幀長12個字,8 b/字。
數據格式是:
1位起始位+8位數據+1位停止位+10位空閑位其中:8位數據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3)第三路YX422
波特率為200 Kb/s,消息塊更新頻率為400 Hz,每個消息塊6個字,每字11位:
1位起始位+8位數據+1位奇偶校驗位+1位停止位
3.4 模擬信號
通過對48 MHz的外部時鐘分頻產生固定頻率的脈沖方波,幅度為0~3.3 V,采用高速運算放大器產生線性比例放大電路對幅度進行調節。
運算放大器采用AD公司的AD824,支持單電源供電,是低功耗的場效應晶體管輸入操作放大器。
3.5 電路設計
在設計中采取了多種措施以保證信號源在各種情況下的正常工作。
(1)采用4層PCB板設計,避免使用過多分立器件,減小設備體積,縮短引線,提高可靠性;
(2)電源和器件電源管腳加濾波電容,減小電源噪聲對器件和電路板的影響;
(3)印制板合理布局、布線,減小各種信號間的相互干擾;
(4)差分信號線d+和d-到接口不超過30 mm,兩信號線長度差控制在2 mm以內,確保滿足LVDS數據傳輸帶寬的要求;
(5)電路設計中,采取措施盡量提高系統對各種干擾的隔離以及突發大信號的抑制,保護系統可靠工作。輸出電路串接保護電阻,在輸出短路時確保電路完好。
4 結論
綜上所述,主要介紹了遙測艙多路可編程信號源的設計與實現,著重對設計中的幾個關鍵技術做了較為詳細的研究論證。通過采用FPGA作為設計核心,編寫VHDL程序產生主要邏輯功能,附加外圍電平轉換芯片實現各種類型信號輸出。實踐證明,此信號源完全能夠模擬遙測艙測量到的信號,符合設計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