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系統的B類保護和C類保護
通常把電源系統的防雷保護劃分為B類保護和C類保護。B類保護的主要作用是要處理掉強大的雷電電磁脈沖干擾,抵御直擊雷的閃擊,C類保護主要的作用是完成經過B類粗保護后的精保護工作,將電源系統的瞬態過電壓限制在電器絕緣許可的范圍內。通常這兩級的協調配合,能大大提高電源系統的防雷保護水平,使設備在雷雨季節工作起來更加安全可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9072.htm1C類保護
根據我們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如圖1所示,通信電源設備上都已按照3+1的方式(相線對零線分別接三個避雷器,零線對地線接一個避雷器)安裝C類避雷器,能對一般的感應雷起到有效的保護。這類避雷器主要是壓敏電阻類避雷器,通流容量一般是15kA~20kA(8/20μs),額定通流容量時的殘壓≤1.5kV(通信電源的絕緣強度為1.5kV),避雷器最大持續工作電壓(IEC標準)分為AC275V和AC385V,選擇時要注意大于電網的最大波動電壓,同時也要注意這個問題:最大持續工作電壓的提高,會使避雷器的殘壓跟著升高。在供電情況良好的城市站,可選用最大持續工作電壓為 AC275V的產品,在供電情況較差的農村站,最好選用最大持續工作電壓為AC320V的產品,如VAL?MS320ST。
壓敏電阻類避雷器的主要不足是:

圖13+1保護電路
(1)殘壓會隨著流過電流的增加而增加,當系統受到大的雷電脈沖干擾時,流過避雷器的電流常常會大于避雷器的額定通流容量,隨著殘壓的升高(超過1.5kV時)會危及到設備的安全,不能對設備起到可靠的保護作用。
(2)使用時會發生老化現象。壓敏電阻類避雷器的使用壽命通常是承受額定通流容量20次左右的沖擊,失效時會發生雪崩現象。
為了能使這類避雷器時刻處于可靠的工作狀態,保障電源線路的安全,避雷器通常附加有失效檢測、脫離和遙信功能。

圖2火花間隙工作原理
①起動電壓點燃電弧②電火花連接兩個電極
③電火花向外部擴散④電火花達到撞擊板
⑤產生分電火花⑥電火花中斷并熄滅
2B類避雷器
B類保護的主要作用已如前所述,常見的直擊雷有兩種情形:
(1)直接閃擊電源線路并沿著電源線路傳導進入設備;
(2)閃擊室外避雷針后傳導入地,使地電位瞬間升高(幾萬伏以上),由于電源零線和設備外殼均接在這個地網上,地電位的瞬間升高會使設備的絕緣擊穿。
按照IEC的有關標準規定,這類避雷器的通流容量應大于或等于25kA(10/350μs)。在技術上這類避雷器又分為空氣間隙型和壓敏電阻型。
空氣間隙型避雷器也稱作雷電流型避雷器,是B類避雷器的首選產品。這類避雷器是在古老的間隙放電原理的基礎上,增加了切斷電弧的技術(見圖 2),使避雷器在處理完雷電流之后,能將網絡后續電流切斷,避免電網對地短路,使避雷器重新恢復到初始工作狀態。這類避雷器的特點是通過雷電流的能力非常強,能承受直擊雷的閃擊,由于電極是耐電弧腐蝕的特種合金,能夠承受額定通流容量的上萬次沖擊。這類避雷器的主要不足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