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5W可調光非隔離式LED驅動電路設計

        5W可調光非隔離式LED驅動電路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6-12 來源:網絡 收藏

          2 、輸入EMI濾波和輸入整流

          EMI濾波器經優化可降低對調光性能的影響。電阻R20為可熔電阻。如果某個元件故障會導致輸入電流過大,應選擇可熔電阻來使開路失效。與非PFC設計或無源PFC設計相比,薄膜電阻(相對于線繞電阻)是可以接受的。這會在輸入電容充電時降低瞬間功率耗散,但對于在高壓下工作的設計建議使用2W的額定值。此外,它們可以限制相位超前可控硅調光器導通以及電容C4和C5充電時所產生的浪涌電流。當可控硅以90度或270度角導通時出現最差條件(浪涌電流達到最大),它對應于AC波形的波峰。最后,它們可以在前沿可控硅導通時衰減在AC輸入阻抗與電源輸入級之間由浪涌電流再次導致的任何電流振蕩。

          兩個π型差模濾波器EMI級與C1、R2、L1和C2一起形成一個級,C4、L2、R9和C5形成第二個級。在測試時發現,沒有要求C1滿足傳導EMI限值,因此沒有裝配。AC輸入由BR1進行整流,由C4和C5進行濾波。所選取的總等效輸入電容(C4、C5與C6的和)可確保LinkSwitch-PL器件對AC輸入進行正確的過零點檢測,這對于在調光期間維持正常工作和實現最佳性能很有必要。

          3 、有源衰減電路

          有源衰減電路用于限制調光器內的可控硅導通時所產生的浪涌電流、相關電壓尖峰和振蕩。該電路在每個AC半周期的短暫時間內連接與輸入整流管串聯的阻抗(R7和R8),在剩下的AC周期則通過一個并聯SCR (Q3)旁路。電阻R3、R4和C3決定Q3導通前的延遲時間。

          4 、泄放電路

          電阻R10、R11和C6形成泄放電路,確保初始輸入電流量足以滿足可控硅的維持電流要求,特別是在可控硅導通角不夠大的情況下。對于非調光應用,可同時去除有源衰減電路和泄放電路。為此,可刪除下列元件:Q3、R20、R3、R4、R10、R11、C6及C3。 將R7、R8及R20替換為0歐電阻。

          5 、LinkSwitch-PL初級

          LNK457DG器件(U1)集成了功率開關器件、振蕩器、輸出恒流控制、啟動以及保護功能。集成的725 V MOSFET提供更寬的電壓裕量,即使在發生輸入浪涌的情況下仍可確保高可靠性。該器件通過去耦電容C9從旁路引腳獲得供電。啟動后,C9由U1從內部電流源并經由漏極引腳進行充電,然后在正常工作期間則由輸出經由R15和D4進行供電。經整流和濾波的輸入電壓加在T1初級繞組的一端。U1中集成的MOSFET變壓器初級繞組的另一側。D2、R13、R12和C7形成RCD-R箝位電路,對漏感引起的漏極電壓尖峰進行限制。

          二極管D6用于防止IC在功率MOSFET因反射輸出電壓超過DC總線電壓而關斷時產生負向振蕩(漏極電壓振蕩低于源極電壓),確保以最小輸入電容實現較高的功率因數。

          6、輸出整流

          變壓器的次級由D5整流,由C11濾波。選用肖特基勢壘二極管來提高效率。由于C11在AC過零點期間提供能量存儲,因此它的值決定了線電壓頻率輸出紋波的幅值(因采用全波整流而為2 x fL )。因此可根據所需的輸出紋波來調整該值。對于所顯示的680微F值,輸出紋波為±IO的50%。電阻R17和C10用來衰減高頻振蕩,改善傳導及輻射EMI。

          7、輸出反饋

          恒流模式設定點由R18上的電壓降決定,然后饋入U1的反饋引腳。輸出過壓保護由VR2和R14提供(R14對電流檢測信號的影響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县| 长泰县| 五台县| 昌宁县| 兰州市| 肃宁县| 久治县| 体育| 铜鼓县| 谢通门县| 沽源县| 利津县| 栾川县| 黎平县| 任丘市| 呼和浩特市| 伊金霍洛旗| 雅江县| 太白县| 赫章县| 剑阁县| 衡南县| 句容市| 东海县| 旬阳县| 寿宁县| 五寨县| 大方县| 长宁区| 通许县| 读书| 平江县| 元朗区| 依安县| 荣成市| 南华县| 陇川县| 徐水县| 常州市| 洪泽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