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變電站的研設計
3 系統實現
系統硬件結構如圖1的實現作以論述。
主要分上位機通信盒和保護裝置。以下分別對系統各部分:
a 保護裝置
系統中的保護裝置具有智能保護功能。該裝置是根據我國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運用國家上先進的計算機及集成電路技術,并結合繼電保護技術,研制生產的微機性保護裝置。
對于保護裝置的安置,通常采用兩種安裝布局方式—即集中主屏式和分布式。
集中主屏式(集散控制式)是將所有的保護裝里集中的安裝在一起,通過信號線和控制線與各自主設備相連。這種方式主要優點是可以集中的觀察并控制各個主設備。但這種方式接線復雜,檢修不便,且占地較大,可靠性相對較弱。
分布式是將保護裝里分別安置在各開關柜內。將分布式方式與現場總線技術相結合,則既可以集中監控整個站內系統,又避免了集中主屏式的缺點。所以,西工大lOKV變電站的保護裝置采用了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分布式安裝方式。
b 通信介質
電力系統中常用的通信介質包括通信電纜,無限微波,光纖,載波等。相對于其它幾種介質,通信電纜的成本較低,安裝使用簡單,用于短距離通信時其傳翰質量可以滿足較高要求。由于IOKV變電站的集控調度室與高壓室距離較近,所以采用了通信電纜作為通信介質。
c 通信實現
結合變電站自身的特點,并考慮到成本,可靠性,可擴充性,易維護性及實時響應速度,安裝使用的簡便性等因素,1OKV變電站系統保護裝置與上位機之間的拓撲結構采用了總線型結構:使用兩根總線分別連接了兩段母線中的各保護裝里,最后將兩根總線接入上位機。保護裝置與上位機之間通信方式則采用異步串行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