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MOS管短溝道效應及其行為建模

        MOS管短溝道效應及其行為建模

        作者: 時間:2011-07-04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 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8921.htm

          目前,實現微電路最常用的技術是使用晶體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集成電路的集成密度不斷地在提高,晶體管器件的尺寸也逐年縮小, 當管的溝道長度小到一定值之后,出現的短溝道將對器件的特性產生影響,使其偏離傳統長溝道MOS管的特性

          VHDL2AMS(Analog andMixed Signal)是一種高層次的混合信號硬件描述語言,它不僅支持對模擬系統的和仿真,而且支持對離散系統及數字模擬混合系統的和仿真。它對電路系統的描述既可以采用結構描述,也可以采用描述,即只需要描述模型的,而不需要聲明模型是如何實現的。

          2 工作原理

          當MOS管溝道縮短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短溝道,其主要表現在MOS管溝道中的載流子出現速度飽和現象。在MOS管溝道較長、電場較小的情況下,載流子的速度正比于電場,即載流子的遷移率是個常數。然而在溝道電場強度很高情況下,載流子的速度將由于散射而趨于飽和。載流子速度v與電場的關系可用以下關系式來近似:

          

          其中μn 是遷移率, E是溝道水平方向的電場, Ec是速度飽和發生時的臨界電場。溝道水平方向的電場取決于UDS /L,對于短溝道MOS管,由于溝道長度L 比長溝道MOS管小得多,因此水平方向的電場也相應大得多,隨著漏源電壓UDS的增加,很快就可以達到飽和點。因此在分析MOS管特性時,考慮到速度飽和效應,就不能沿用傳統長溝道MOS管的電流、電壓關系式,需要對其加以修正。

          在線性區,漏極電流的公式原來為

          

          其中ID 為漏極電流, kp 為跨導系數,W 為溝道寬度, L 為溝道長度, UT 為閾值電壓, UGS和UDS分別是柵極電壓和漏極電壓。

          對于短溝道MOS管,應該修正為

          

          其中, K (UDS ) 因子考慮了速度飽和的因素。K(U)定義為:

          

          UDS /L 可以理解為溝道中水平方向的平均電場,對于長溝道MOS管,由于L 較大, UDS /L 比Ec 小得多,因此K (UDS ) 接近于1, 而對于短溝道MOS 管,K (UDS )通常小于1,因此產生的漏極電流要比通常電流公式計算的值要小。在飽和區,漏極電流的公式原來為

          

          

          其中, K (UGS - UT )因子考慮了速度飽和的因素。在(UGS - UT ) /LEc 比1大得多的情況下, ID 與(UGS -UT )不再是長溝道MOS管中的平方關系,而接近于線性關系。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恩施市| 景谷| 麻江县| 宁国市| 田林县| 辽宁省| 汝城县| 南华县| 文成县| 东明县| 定结县| 巫山县| 祥云县| 弥勒县| 平乐县| 新邵县| 舟山市| 珲春市| 化德县| 德钦县| 五指山市| 珠海市| 郸城县| 长沙市| 泊头市| 保山市| 肇源县| 镇雄县| 鄂托克旗| 雷山县| 扬州市| 汝城县| 洛浦县| 长汀县| 青神县| 叶城县| 台南市| 高邑县| 邳州市|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