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中廣域繼電保護的應用
常規微機繼電保護將各個互感器的電氣量二次模擬值通過二次電纜接入保護裝置,由裝置內部唯一的系統時鐘經控制總線驅動各個通道的模數轉換器,數據采集的同步精度很高。廣域保護涉及到的保護將不局限于1 個或2 個裝置,不局限于1 個或2 個變電站,如何在較大的范圍內保持時間和數據的同步將是研究重點。變電站內現有的對時主要以GPS 時間信號作為主時鐘的外部時間基準,采用3種對時方式:脈沖對時、串口對時、編碼對時,對時精度可達到ms 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8434.htm網絡化的變電站,采用分布式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數據采集模式,數據經網絡傳送至保護等電子式設備的方式傳輸,為了實現數據采集的同步以及各保護之間信息交互與相互配合,需要一個統一精確的時鐘作為系統的時鐘源,并通過精密對時技術實現各數據采集單元時鐘、各保護裝置的時鐘的準確同步。目前工業領域的分布式系統對時技術及對時精度要求見表1。
從表1 可以看出, IEEE 1588 標準的精密時鐘同步協議更有利于實現高精度的時鐘同步,更有
利于數據同步的實現。處于“第一道防線”中的保護系統要求的數據同步精度最高,實現IEEE 1588 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應滿足保護系統的需求,結合廣域保護對數據同步的精度要求研究IEEE 1588 協議的應用:
a. 根據IEEE 1588 協議的核心原理研究IEEE1588 標準的時鐘同步誤差,量化分析時鐘誤差對數據同步的影響度,尋找IEEE 1588 同步算法及同步過程中影響同步精度的因素,探索減小時鐘晶振偏移影響的補償算法。
b. 制訂IEEE 1588 在數字化變電站內采用與數據通信同一的以太網應用方案,根據IEEE 1588對時鐘級別的定義給出時鐘設備的配置方法及其功能實現,研究其實際系統架構,并從全網的角度探討該協議的具體應用策略。
c. 開發典型的IEEE 1588 PTP 測試環境,構建IEEE 1588 測試系統。
d. 進行繼電保護裝置應對對時系統異常時鐘信息的算法原理研究,使保護裝置具有識別防誤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