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低電壓供電時的帶隙基準電壓源電路的設計方法

        低電壓供電時的帶隙基準電壓源電路的設計方法

        作者: 時間:2012-01-17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本文采用一種低帶隙結構。在TSMC0.13μm CMOS工藝條件下完成,包括核心、運算放大器、偏置及啟動,并用Cadence Spectre對進行了仿真驗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8034.htm

        是數(shù)模混合電路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參數(shù),而帶隙源又是產生這個電壓的最廣泛的解決方案。在大量手持設備應用的今天,低功耗的已成為現(xiàn)今電路設計的一大趨勢。隨著CMOS工藝尺寸的下降,數(shù)字電路的功耗和面積會顯著下降,但電源電壓的下降對模擬電路的設計提出新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帶隙基準電壓源結構不再適應電源電壓的要求,所以,新的低電壓設計方案應運而生。

        1 傳統(tǒng)帶隙基準電壓源的工作原理

        傳統(tǒng)帶隙基準電壓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兩個溫度系數(shù)相抵消來產生一個零溫度系數(shù)的直流電壓。圖1所示是傳統(tǒng)的帶隙基準電壓源的核心部分的結構。其中雙極型晶體管Q2的面積是Q1的n倍。

        假設運算放大器的增益足夠高,在忽略電路失調的情況下,其輸入端的電平近似相等,則有:

        VBE1=VBE2+IR1 (1)

        其中,VBE具有負溫度系數(shù),VT具有正溫度系數(shù),這樣,通過調節(jié)n和R2/R1,就可以使Vref得到一個零溫度系數(shù)的值。一般在室溫下,有:

        但在0.13μm的CMOS工藝下,低電壓MOS管的電壓在1.2 V左右,因此,傳統(tǒng)的帶隙基準電壓源結構已不再適用。

        2 低電源帶隙基準電壓源的工作原理

        低電源電壓下的帶隙基準電壓源的核心思想與傳統(tǒng)結構的帶隙基準相同,也是借助工藝參數(shù)隨溫度變化的特性來產生正負兩種溫度系數(shù)的電壓,從而達到零溫度系數(shù)的目的。圖2所示是低電壓下帶隙基準電壓源的核心部分電路,包括基準電壓產生部分和啟動電路部分。

        2.1 帶隙基準源電路

        由于放大器的輸入端電平近似相等,故由電流鏡像原理可得到如下等式: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qū):機械鍵盤DIY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四子王旗| 文登市| 阿坝县| 武陟县| 内丘县| 师宗县| 德昌县| 曲松县| 宝坻区| 广饶县| 闽侯县| 顺昌县| 辽宁省| 淮阳县| 枣阳市| 北票市| 汾阳市| 元阳县| 砚山县| 定远县| 葵青区| 高州市| 法库县| 凤山县| 勃利县| 开江县| 句容市| 大关县| 家居| 长葛市| 双柏县| 曲沃县| 海宁市| 葵青区| 大同县| 平陆县| 杨浦区| 兰西县| 杭锦后旗|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