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環境電源監測儀器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環境電源監測儀器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作者: 時間:2012-02-22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我國設備在品種、數量、性能、質量上遠遠滿足不了實際工作中的需要。全國大部分站的裝備技術含量很低,功能單一,穩定性和可靠性差,亟待更新換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7859.htm

        有關專家認為,設備生產企業將向兩個方向分化,一類是大型的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綜合性企業,一類是一批極其專業化的中小型企業,主要擅長某類技術或精于某種產品或服務,其特點是規模小、人員專、富于經驗。一大批生產企業迅速發展,開始改變我國監測領域只靠進口的現狀。同時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設計單位、金融、市場中介實現溝通與互動,促進規模化生產企業和規模化市場的形成。
          
        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
          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多是中小企業生產的中低檔產品,技術水平一般,產品種類少,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這樣使得監測頻次低、采樣誤差大、監測數據不準確,不能及時反映排污狀況,既影響環境管理的科學決策和執法的嚴肅性,又易挫傷企業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的積極性。如各種污染源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對高溫、高濕、高顆粒物含量等帶來的測量都沒有很好地解決,煙塵在線自動監測系統在我國基本上還是空白,這極大地限制了煙塵總量控制制度的實施。
          研究開發能力較低,在線監測儀器的系統配套生產能力較低,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高質量的分析儀、專用監測儀器和自動監測系統多是國外引進的,因此國產儀器占有的份額很小。在我國國產儀器中,大氣監測儀器的占有率在70%左右,水質監測儀器的占有率在60%左右,這些儀器大多是國際80年代的水平,不能適應實際需要;而污水處理廠需要的儀器儀表基本上仍靠進口。國外大企業的研發費用一般占到企業銷售總額的5~10%,我國好一點的企業也只有1%,而產品使用周期又遠遠大于發達國家。
          經營管理能力差,勞動生產率不高,趨同化傾向嚴重。究其原因,有關專家認為,一是大型國有企業運行機制,未發揮好骨干作用;二是小企業蜂擁而上,缺乏技術缺乏資金,低水平重復的較多,儀器的質量和性能均不能與國外進口儀器抗衡;三是研究院校與企業缺乏緊密合作機制,不能快速實現化;四是政府對開發研制環境科學儀器的投資和風險投資不足。
          市場供求矛盾,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短缺,無法適應嚴格的環境管理需要。以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為例,根據目前的市場能力分析,預計我國“十五”期間的供給能力不足,部分系統尚需依賴進口。目前,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規模小、技術水平落后、競爭無序化等問題,尤其技術性能不穩定、成套性水平低等問題而導致中低檔產品供大于求。
          環境自動在線監測市場亟待拓展。據有關專家分析,自動在線監測設備市場發展緩慢的原因,一是各地重視程度不夠;二是儀器設備質量不夠理想,服務不到位,無法與國外產品競爭;三是不規范操作和不正當競爭導致市場無法健康發展,難以吸引國外先進技術;四是企業對安裝自動監測儀器阻力,缺乏法律支持。

          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發展及建議
          要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監測儀器。有關專家認為,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監測儀器應具有:價格便宜,維修費用低;能在較惡劣條件下使用;便于維護操作,智能型,抗干擾能力強。一些具有高智能化、高穩定性、高精度的監測儀器也是我國環保儀器的發展趨勢。
          要把握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發展趨勢。有關專家認為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點:1、以目前人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為主向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為主的監測方向發展;2、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3、由較窄領域監測向全方位領域監測的方向發展;4、由單純的地面環境監測向與遙感環境監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5、環境監測儀器將向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的方面發展;6、環境監測儀器向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光學等技術綜合應用的高技術領域發展。
          加大對環保工作急需的監測技術的科研投入,把環境監測技術的開發列入環境科研重點領域。借助國家各種扶持政策,推進環境監測儀器的化和技術升級。同時促進監測儀器科研與生產結合,鼓勵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合作,加快環境監測技術的成果轉化。
          利用市場調控手段,促進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的重新組合,逐步改變監測儀器生產技術薄弱、投資分散、低水平重復、市場競爭力低的狀況,實現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形成一批監測儀器生產的骨干企業。同時產品要從中低檔向高檔儀器設備上調整,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
          利用高新技術改組、改造和提升環境監測技術與儀器設備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加速國產化進程。應提倡在相近技術水平的情況下,首先采用我國國產監測儀器設備,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適當地提高我國國產儀器、設備的價格,提高利潤空間使企業有足夠的資金提高制造水平。對國外已有先進的成套技術的監測儀器,鼓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的關鍵技術,合資生產,再逐步實現國產化。
          加大對環境監測儀器的監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運營市場化機制與資質認證認可制度,消除運營市場混亂帶來的負面影響。適時完善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規劃和技術政策,明確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方向,指導和規范環境監測儀器健康發展,避免企業的盲從。要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權威性的技術中介機構,對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水平和質量狀況進行檢測,并向社會公布。對用于執法監測的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實行“準入”制度。
          為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科學、準確、可比,應加強環境監測儀器標準的制定工作,將環境監測儀器標準納入環境保護標準體系,與環境監測規范、環境分析、檢測方法的制定工作統一規劃,協調進行。
          加快制定環境監測工作的相應法規,逐步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區域性的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的自動化網絡系統。通過組織實施環境監測自動化網絡建設的示范工程,帶動我國自動化環境監測網絡系統的形成,擴大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市場需求。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东| 盐池县| 宜都市| 汝城县| 出国| 孝感市| 黎川县| 九寨沟县| 保康县| 德惠市| 陆良县| 和田市| 辽阳市| 正蓝旗| 呼伦贝尔市| 盐源县| 静海县| 格尔木市| 文水县| 孝义市| 扬州市| 广灵县| 乌鲁木齐县| 台州市| 苏尼特左旗| 祁连县| 广东省| 怀仁县| 丰都县| 松阳县| 绥德县| 政和县| 伽师县| 凤冈县| 图们市| 洛川县| 屏东县| 大城县| 扎鲁特旗| 无为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