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子學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微電子學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能在微電子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工程技術、生產管理與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微電子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科學素養,掌握大規模集成電路及新型半導體器件的設計、制造及測試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電路分析、工藝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圖設計等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固體物理學、電子學和VLSI設計與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集成電路和其它半導體器件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具有獨立進行版圖設計、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導VLSI工藝流程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電子產業政策、國內外有關的知識產權及其它法律法規;
5.了解VLSI和其它新型半導體器件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干課程:
主干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半導體物理及實驗、半導體器件物理、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集成電路工藝原理、集成電路CAD、微電子學專業實驗和集成電路工藝實習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或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微電子學 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學技術 軟件工程 影視藝術技術 網絡工程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光電信息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電氣信息工程 計算機軟件 電力工程與管理 智能科學與技術 數字媒體藝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數字媒體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開辦院校
北京
北京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上海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重慶
重慶郵電學院
河北
河北科技大學
河南
商丘師范學院
山東
山東大學
山西
中北大學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 蘇州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浙江
紹興文理學院
湖南
中南大學 湘潭大學
廣東
中山大學
廣西
桂林電子科技學院
四川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陜西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工程大學
吉林
吉林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福建
廈門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