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2.5V/18KA超導磁體模型線圈電源設計

        2.5V/18KA超導磁體模型線圈電源設計

        作者: 時間:2012-04-01 來源:網絡 收藏

        倍流整流電路與全波整流電路相比,減小了變壓器次級繞組電流的有效值;變壓器的利用率高,無中心抽頭;輸出電感紋波電流相互抵消,可減小輸出電壓紋波;雙電感也更適合于分布式功率耗散的要求。要實現倍流整流就要求L1和L2的電感值足夠大,同時要保證L1和L2中電流均等變化。鑒于該開關的輸出電流很大,有足夠大電感量且同時能夠流通1 kA以上電流的電感實現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在中不考慮倍流整流,最終選擇全波整流。

        4 反饋控制方案
        在開關系統中由于輸入電壓發生變化、內部元器件因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導致性能參數及外部負載發生變化,或某些突發事件均會引起輸出發生變化。為穩定開關電源的輸出,引進反饋信號進行誤差放大,然后與基準信號作比較,調節開關管觸發脈沖的相位,獲取穩定的輸出。
        反饋控制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分為電壓模式和電流模式。由于主電路中有較大的濾波電容電感,電壓模式對于輸入電壓的變化會產生相延時作用。電壓模式輸出電壓發生變化時,采樣信號經過誤差放大器的補償電路延時滯后,才能傳至PWM比較器來改變觸發脈沖的相位。基于上述兩個原因使其對輸入電壓的動態響應速度變慢。提高電壓模式動態響應速度的主要方式是采用雙閉環控制,即電流模式控制,其控制框圖如圖3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7629.htm

        e.JPG


        該電源系統對輸出電流精度要求較高,雙閉環控制最終跟蹤信號應為輸出電流,所以采用電壓環為內環,電流反饋環為外環,最終達到對電流更加精確地跟蹤控制。

        5 整體結構和實驗分析
        圖4示出開關電源設計整體結構圖。通過上述分析,2.5 V/18 kA電源主要結構已經很明晰,將3組相同的2.5 V/6 kA的模塊并聯,實現18 kA輸出。主結構采用功率二極管進行三相整流、全橋逆變電路、全波整流和全橋移相控制。圖中,L1為三相整流功率因數校正電感,R1為軟啟動電阻,C1為輸入濾波電容,L2為諧振電感,Tx1~Tx2為12個高頻變壓器,VD7~VD30為高頻整流管,L3~L4和C3構成輸出LC濾波網絡,CS1為輸出電流檢測,US1為輸出電壓檢測。經過計算取L1=0.7 mH,C1=6.8 mF,R1=150 Ω,L2=3.4μH,C2=20μF,L3=0.8 μH,C3=0.7 F,變壓器的變比為8:1。

        f.JPG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韶山市| 西和县| 五河县| 和顺县| 论坛| 义乌市| 彭水| 东丰县| 蒙阴县| 贡觉县| 镇雄县| 阜康市| 晋州市| 峨山| 廊坊市| 浦江县| 永州市| 平顶山市| 汤阴县| 县级市| 金川县| 德兴市| 广饶县| 邢台市| 若羌县| 高青县| 乌拉特后旗| 靖宇县| 大关县| 柘荣县| 叶城县| 晋江市| 且末县| 安徽省| 金堂县| 广河县| 汾阳市| 哈尔滨市| 贵港市|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