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8051F340的開關電源模塊并聯供電系統設計
2)IO=1.0 A時,電流1:1分配性能測試
調整負載電阻RL保持輸出電壓UO=8.0+0.4 V且使輸出電流IO=1.0 A,測量2個電源的輸出電流I1和I2,按式3計算每個模塊輸出電流的相對誤差(其中的I1、I2理論值均為0.5 A),重復測量3次,測量及計算數據見表2。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6792.htm
DC/DC模塊輸出電流的相對誤差為δ:
式(3)中,Iit為測量值,Ii為理論值。
3)IO=1.5 A時,電流1:2分配性能測試
調整負載電阻R1,保持輸出電壓UO=8.0+0.4 V且使輸出電流IO=1.5 A,測量2個電源的輸出電流I1和I2,按式(3)計算每個模塊輸出電流的相對誤差(其中I1的理論值為0.5 A、I2的理論值為1.0 A),重復測量3次,測量及計算數據見表3。
4)輸出電流4.0 A時,電流1:1分配性能測試
測試電路示意圖如圖1所示,調整負載電阻RL,保持輸出電壓UO=8.0±0.4 V且使輸出電流IO=4.0 A,測量2個電源的輸出電流I1和I2,按式3計算每個模塊輸出電流的相對誤差(其中的I1、I2理論值均為2.0 A),重復測量3次,測量及計算數據見表4。
5)負栽短路保護可靠性測試
調整負載電RL,使輸出電流IO逐漸變大,當輸出電流增大到4.5±0.2 A范圍時,觀察是否啟動自動保護,并記錄此時的輸出電流值。重復測量5次,測量數據見表5。
7 結論
通過以上測試數據,調整負載電阻,兩個模塊的輸出電流之和為4 A范圍內實現按I1:I2=1:1和I1:I2=1:2模式自動分配電流,其相對誤差絕對值不大于2%。系統供電效率η≥70%,實現負載短路保護功能,達到設計要求。隨著電源系統的數字化及專用微處理器的發展,可以在本系統的基礎上結合CAN總線技術,實現更多模塊并聯交流冗余,更好的采用復雜控制策略,如滑模控制技術,提高魯棒性,進一步提高系統動態性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