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王道:反激電源及變壓器設計寶典

        王道:反激電源及變壓器設計寶典

        作者: 時間:2012-07-23 來源:網絡 收藏

        t1時刻,MOS關斷。 初級電流被強制關斷。我們知道電感電流是不能突變的,而現在MOS要強制關斷初級電流,那么初級電感就會在MOS關斷過程中,在初級側產生一個感應電動勢。根據電磁感應定律,我們知道,這個感應電動勢在原理圖中是下正上負的。這個感應電動勢通過的繞組耦合到次級,由于次級的同名端和初級是反的。所以次級的感應電動勢是上正下負。當次級的感應電動勢達到輸出電壓時,次級整流二極管導通。初級電感在MOS開通時儲存的能量,通過磁芯耦合到次級電感,然后通過次級線圈釋放到次級輸出電容中。在向輸出電容中轉移能量的過程中,由于次級輸出電容容量很大,電壓基本不變,所以次級電壓被箝位在輸出電壓Vout,那么因為磁芯繞組電壓是按匝數的比例關系,所以此時初級側的電壓也被箝位在Vout/(NS/NP),這里為了簡化分析,我們忽略了二極管的正向導通壓降。

        現在我們引入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反射電壓Vf。反射電壓Vf就是次級繞組在向次級整流后的輸出電容轉移能量時,把次級輸出電壓按照初次級繞組的匝數比關系反射到初級側繞組的電壓,數值為:Vf=(Vout+Vd)/(NS/NP),式中,Vd是二極管的正向導通壓降。在本例中,Vout約為20V,Vd約為1V,NP/NS=2,那么反射電壓約為42V。從波形圖上可以證實這一點。那么我們從原理圖上可以知道,此時MOS的承受的電壓為Vin+Vf。

        也有朋友注意到了,在MOS關斷的時候,Vds的波形顯示,MOS上的電壓遠超過Vin+Vf!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是因為,我們的這個例子中,的初級有漏感。漏感的能量是不會通過磁芯耦合到次級的。那么MOS關斷過程中,漏感電流也是不能突變的。漏感的電流變化也會產生感應電動勢,這個感應電動勢因為無法被次級耦合而箝位,電壓會沖的很高。那么為了避免MOS被電壓擊穿而損壞,所以我們在初級側加了一個RCD吸收緩沖電路,把漏感能量先儲存在電容里,然后通過R消耗掉。當然,這個R不僅消耗漏感能量。因為在MOS關斷時,所有繞組都共享磁芯中儲存的能量。其實,留意看看,初級配上RCD吸收電路,和次級整流濾波后帶一個電阻負載,電路結構完全是相同的。故而初級側這時候也像一個輸出繞組似的,只不過輸出的電壓是Vf,那么Vf也會在RCD吸收回路的R上產生功率。因此,初級側的RCD吸收回路的R不要取值太小,以避免Vf在其上消耗過多的能量而降低效率。t3時刻,MOS再次開通,開始下一個周期。那么現在有一個問題。在一個工組周期中,我們看到,初級電感電流隨著MOS的關斷是被強制關斷的。在MOS關斷期間,初級電感電流為0,電流是不連續的。那么,是不是我們的這個電路是工作在DCM狀態的呢?

        在flyback電路中,CCM和DCM的判斷,不是按照初級電流是否連續來判斷的。而是根據初、次級的電流合成來判斷的。只要初、次級電流不同是為零,就是CCM模式。而如果存在初、次級電流同時為零的狀態,就是DCM模式。介于二者之間的就是CRM過渡模式。

        所以根據這個我們從波形圖中可以看到,當MOS開通時,次級電流還沒有降到零。而MOS開通時,初級電流并不是從零開始上升,故而,這個例子中的電路是工作在CCM模式的。我們說過,CCM模式是能量不完全轉移的。也就是說,儲存在磁芯中的能量是沒有完全釋放的。但進入穩態后,每周期MOS開通時新增儲存能量是完全釋放到次級的。否則磁芯會飽和的。

        在上面的電路中,如果我們增大輸出負載的阻值,降低輸出電流,可以是電路工作模式進入到DCM狀態。為了使輸出電壓保持不變,MOS的驅動占空比要降低一點。其他參數保持不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 中阳县| 德庆县| 汤原县| 咸阳市| 建湖县| 西藏| 丽江市| 瑞昌市| 青川县| 平泉县| 肇州县| 宁国市| 江都市| 如皋市| 兴宁市| 莱西市| 东平县| 瑞金市| 根河市| 马公市| 门源| 梅州市| 海南省| 尉氏县| 盐池县| 平阴县| 和林格尔县| 吴桥县| 漯河市| 邯郸县| 武穴市| 青铜峡市| 阳山县| 时尚| 朔州市| 鱼台县| 靖远县| 和龙市| 瓦房店市|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