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基于改進擾動觀察法的光伏陣列MPPT研究

        基于改進擾動觀察法的光伏陣列MPPT研究

        作者: 時間:2013-01-23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針對常規擾動觀察(P&0)法由于環境快速變化帶來的失效性問題,提出一種基于改進P0法的跟蹤(MPPT)算法。采用一種壓阻可變的方法模擬的輸出特性。改進PO法通過控制Boost的占空比改變的輸入電壓,從而實現MPPT。以DSP芯片TMS320LF2407A為控制電路主處理器,以Boost為主拓撲電路,搭建了模擬MPPT實驗系統。實驗結果表明,該改進算法能有效地跟蹤(MPP)。
        關鍵詞:光伏陣列;變換器;

        1 引言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能量轉換效率較低是其發展受到制約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提高轉換效率,需有效地解決MPPT問題。常用的MPPT方法有:PO法、恒定電壓法、導納增量法、最優梯度法等,文獻比較了各方法的優缺點;文獻深入研究了幾種算法的合成算法;文獻介紹了自適應模糊控制法等智能MPPT算法。
        PO法是工程上實現MPPT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跟蹤方法簡單,易于模塊化控制,但在外界環境快速變化時該算法存在失效問題。此處提出一種改進的PO法,以提高系統應對外界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采用一種壓阻可變的方法模擬光伏陣列的輸出特性,通過改進PO法控制Boost變換器的占空比來實現MPPT。

        2 光伏陣列特性
        光伏電池的基本結構是能夠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PN結,其等效模型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5907.htm

        a.jpg


        光伏電池輸出特性方程為:
        b.jpg
        式中:IL為負載電流;IG為光電流;Io為電池內部等效二極管反向飽和電流;Uoc為開路電壓;UVD為等效二極管端電壓;A為PN結曲線常數;K為波爾茲曼常數;q為電子電荷;T為電池表面溫度;Rs為串聯電阻;Rsh為旁路電阻。
        在實際運行中,按照需要的功率和電壓等級,可將若干個單體光伏電池串、并聯組成光伏陣列。為了既便于說明問題,又不失一般性,此處采用光伏陣列的理想模型,其輸出為:
        c.jpg
        式中:Uall,Iall,Pall分別為光伏陣列的輸出電壓、電流和功率;Ucell,Icell,Pcell分別為單體光伏電池的電壓、電流和功率;
        Ns,Np分別為光伏陣列中串、并聯的電池個數。

        d.jpg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彭阳县| 珠海市| 高雄县| 丰顺县| 泗水县| 山东省| 元谋县| 河东区| 赣州市| 息烽县| 昌邑市| 冷水江市| 蓬安县| 六盘水市| 土默特右旗| 靖安县| 无为县| 奉节县| 会昌县| 桐城市| 耿马| 略阳县| 岳普湖县| 卓尼县| 云龙县| 汝州市| 大城县| 施秉县| 如皋市| 门源| 宜春市| 兴仁县| 北票市| 长葛市| 余庆县| 龙胜| 绥中县| 庆元县| 镇江市|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