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級式逆變器輸入電流低頻紋波分析及抑制
3.1 諧振控制器設計與工作分析
此諧振控制器僅對800 Hz(此逆變器輸出頻率為400 Hz)頻率分量進行衰減,其他信號不受影響。圖4示出諧振控制器電路原理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5811.htm
諧振控制器傳遞函數為:
對于400 Hz輸出,兩倍頻率為800 Hz,即ω=5 024 rad·s-1。Q值不同時,諧振控制器對所需濾除的特定頻率效果也不同。Q值越大,諧振頻率處衰減越厲害,相位變化也劇烈,同時其對輸入信號的衰減頻帶越窄。考慮到逆變器輸出頻率有±1%的誤差及實際諧振控制器各元件參數標稱值存在±1%(電阻)~±10%(電容)誤差,且參數值會隨溫度變化,導致其實際諧振頻率有偏差。故實際選用時,保證對800 Hz有效衰減,要折中選擇Q值,可取范圍0.5~1.5,帶寬±200 Hz。
3.2 系統傳遞函數及穩定性設計
綜上,圖5示出DC/DC變換器控制框圖。
由圖5可得電流環增益Ti(s)=FmKiGi(s)Gdi(s)。
當電流內環閉環時,電壓環增益為:
Tu(s)=Gu(s)Gi(s)FmKuGdu(s)G(s)/[1+Ti(s)] (8)
電感電流對直直變換器輸出電流的增益為:
Ai(s)=Tu(s)(1+RLCfs) (9)
由多環控制理論可知,電流環截止頻率應遠大于電壓環截止頻率,以使低頻時電壓環起主要作用,變換器表現為電壓源;高頻時電流環起主要作用,保證系統動態響應性能。根據系統穩定性要求,應保證閉環工作時,系統幅值裕度大于6 dB,相位裕度大于45°。實際電路應綜合考慮來選擇參數。
4 實驗
在1 kVA航空靜止變換器樣機上進行實驗。變換器后級為級聯型逆變器,故前級DC/DC變換器為兩個獨立模塊.功率均為500 W。兩獨立DC/DC變換器模塊采用共用控制環路的控制策略,因此可驗證上述分析。前級DC/DC變換器主電路參數為:采用推挽正激電路拓撲;輸入電壓為額定28 V;變壓器變比4:4:25;開關頻率80 kHz;輸出濾波電容470μF;采用直接電壓采樣方式;電流采樣系數0.05;調制器增益1/2.4;輸出電壓90 V;后級輸出電壓115 V/400 Hz;輸出濾波電感60μH,濾波電容6.8μF。根據上述分析,合理選擇諧振控制器參數C1=47 nF,C3=100 nF,C2=150 nF,R1=R2=2.7 kΩ,R3=2 kΩ,R4=4.7 kΩ,Q=0.507。
圖6a為根據設計參數,用Matlab計算的電流內環及電壓外環環路增益波特圖,可見,以上所選元器件參數使電流內環增益相位裕度為70°,電壓外環增益相位裕度為46°,各環路增益均有足夠的相角裕度,可保證系統穩定工作;圖6b為濾波電感電流對DC/DC變換器輸出電流增益波特圖,可見添加諧振控制器后,在頻率為800 Hz(2fo)處,濾波電感電流對變換器輸出電流的增益有較大衰減,從而減小了輸出電流中低頻分量對濾波電感電流的影響,進而可有效抑制輸入電流中相應的低頻脈動分量。圖6c,d為添加諧振控制器前后的實驗波形。可見,添加前電感電流、輸入電流的800 Hz低頻脈動都很大,添加后電感電流低頻脈動很小,DC/DC變換器輸出電壓低頻脈動較大,輸出脈動功率主要由輸出電壓低頻脈動承擔。輸入電流低頻紋波脈動被很好地抑制在10%以下,能很好地滿足設計要求。
5 結論
分析了兩級式DC/AC逆變器輸入電流低頻紋波脈動產生原因,得出可通過抑制電感電流低頻脈動,適當地讓輸出電容來承受脈動功率以達到抑制目的。這里采用以電感電流為控制對象的雙環控制策略,提出在電壓調節器與電流調節器間添加諧振控制器,對電壓環輸出信號的800 Hz低頻脈動分量進行衰減,即減小電感電流給定中的800 Hz低頻脈動分量,對輸入電流低頻脈動進行抑制。給出了諧振控制器設計過程,設計了一臺實驗樣機,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