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的研究及其低功耗設計 ― 數模混合電路的低功耗設計方法(一)

        鋰離子電池管理芯片的研究及其低功耗設計 ― 數模混合電路的低功耗設計方法(一)

        作者: 時間:2013-03-20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5456.htm

        2.1數字電路的低功耗設計

        2.1.1數字電路的功耗模型和影響因素

        以圖2.1.1所示的最基本的反相器單元為例,CMOS數字電路的功耗可以分為靜態功耗和動態功耗兩個部分:

        其中,靜態功耗

        式中,第一項是P1和N1同時導通時的直流短路電流I SC引起的靜態功耗;第二項是由漏泄電流引起,包括亞閾值電流和源漏區與襯底反向偏置時的漏泄電流。

        動態功耗是對電路節點等效負載電容進行充放電所消耗的,也稱為開關功耗,可表示為

        式中,α0→1是開關活動因子,表示每個時鐘周期內的狀態跳變次數,其大小與電路結構、邏輯功能、輸入信號的狀態和節點的初始狀態有關,一般地,CMOS電路中有α0→1≤1;CL是等效負載電容;ƒ是時鐘頻率;VDD是電源電壓。

        在0.18μm及其以上的CMOS電路功耗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動態功耗,有時還需要考慮短路功耗,而在一般情況下,漏泄電流和穩態偏置電流功耗都可以忽略。因此,要降低電路功耗,必然要從降低動態功耗入手,可以說,式(2.1.3)是低功耗數字電路的指導公式。

        式(2.1.3)可以看出,降低電路的動態功耗,可以有以下四種途徑:

        第一,降低開關活動因子α0→1。在每個時鐘周期內,并不是所有節點的狀態都發生跳變,也不是所有狀態的跳變都要消耗能量(如1→0的狀態轉變),所以降低開關活動因子的本質是,根據輸入信號的組合狀況,通過優化算法、邏輯結構等方法,減小不必要的耗能跳變。常采用的方法有,門控時鐘技術、功耗估算/優化CAD技術和降低跳變編碼技術。由于快速、準確地估算α0→1有很大的難度,所以急待開發實用的功耗估算CAD技術;其次,降低α0→1來降低動態功耗十分有效,并且有很大的潛力,所以這也是低功耗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第二,降低等效負載電容CL。CL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后續門的輸入門電容和反相器源漏區的電容,它們和器件工藝有關;另一方面互連線電容。

        因此要降低CL,可以采用優化邏輯電路(如減小所用晶體管數目)、優化晶體管尺寸、工藝映射中降低高活動因子的電容、版圖中合理布局等方法。可以說,在設計的各個層次,都需要考慮到CL對功耗的影響。

        第三,降低工作頻率f.如果僅僅通過降低電路的頻率來降低功耗,則它必然是以犧牲速度為代價的。所以時鐘(頻率)管理的策略是,在保證電路主頻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多頻率技術,即在不同系統部分中分配不同的頻率,或者在設計版圖時優化時鐘樹(Clock Tree),以盡可能地降低動態功耗。

        第四,降低工作的電源電壓V DD。由于功耗和電源電壓的平方項成正比,所以這也是降低功耗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工藝尺寸確定、一級近似條件下,電路延遲與VDD滿足下式

        即有Td∝(CdVDD)/(VDD-VTH)2,其中W和L分別是器件的柵寬和柵長,μ為載流子遷移率,COX為氧化層電容,VTH為MOS管閾值電壓。

        正如圖2.1.2所示,從電路能量、延遲和工作電壓的關系中可以看出,當VDD在2.5VTH到6VTH的范圍內,延遲和能量延遲積的變化比較平緩,在VDD=3VTH時,這兩者達到最低值。當工作電壓繼續下降到接近VTH時,延遲將急劇上升。

        為了改善VDD下降引起的電路速度下降,可以采用并行或流水線結構,但這將使電路面積增大;另外一種補償方法是,通過降低V TH來增大VDD /VTH值,但同時電路漏泄電流將增加,這時可以采用可變電壓、可變閾值電壓技術解決;在一些非關鍵電路中,也可以采用多電壓、多閾值電壓技術加以補償。

        2.1.2數字電路的低功耗設計方法

        在目前ASIC設計過程中,常采用的是自頂向下(Top-Down)流程。對功耗的優化也就可以考慮到,在不同的設計層次,有目的地選擇上述影響功耗的因素,在給定的性能約束下,實現功耗最小化的目標。

        從抽象層次來分,低功耗設計可以分為:系統級、結構級/算法級、寄存器傳輸級、邏輯/門級和版圖級。在設計的不同層次,影響功耗的因素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功耗優化的效果也不同;綜合地看,在芯片設計時越早考慮低功耗,取得的效果也越顯著。

        1系統、結構級

        在這個層次上,從系統功能出發,分為靜態低功耗設計和動態功耗管理(Dynamic Power Management,DPM)技術兩種。靜態低功耗設計是在考慮系統的具體實現時,采用不同的電路結構和不同的編碼方式,在設計階段(如綜合和編輯)實現低功耗;而動態功耗管理技術是和運行期間的行為密切相關,它需要充分考慮系統和任務或者和負載的關系,做出相應的判決,來實現低功耗。

        1)靜態低功耗方法

        ①電路結構

        并行(Parallelism)結構是將一個數據處理功能模塊分為幾個相同的子模塊,并行處理數據,然后選擇對應的輸出。這種方案允許在保持總模塊速度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各個子模塊的電壓、頻率等因素,使總功耗降低,但代價是將增加芯片的面積。

        流水線(Pipeline)結構是在保持總體速度不變的前提下,將數據分段后連續慢速處理,速度余量則可以通過降低電壓來降低功耗。如果和并行結構相結合,就可以取得更好的功耗節省效果。

        ②電壓技術

        和改進電路結構一樣,電壓技術也是為了補償工作電壓的降低帶來的速度下降[26,27]。多電壓技術,是針對不同的性能要求,系統中各部分也采用不同的工作電壓以節省功耗,但這需要額外的片內電壓轉換器。

        ③編碼優化

        常用的二進制編碼中,采用所有空閑的高位作符號擴展位,這將增加耗能的跳變。符號-數值編碼(如格雷碼等)方法只用最高位代表符號,如果用它來代替二進制編碼,可以減少由于數據符號改變而產生的功耗。

        2)動態功耗管理技術

        是系統級功耗優化中的一個有效手段。根據負載的請求,子系統可以分為工作和空閑模式。在空閑模式下,可以將子系統關斷,進入低功耗的待機(Standby)

        和不消耗能量的睡眠(Sleep)狀態;反之,則將子系統喚醒,進入正常的工作模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定安县| 禄丰县| 股票| 兰州市| 威海市| 波密县| 穆棱市| 华亭县| 泰兴市| 濮阳县| 湖北省| 普定县| 康乐县| 西乡县| 克拉玛依市| 河源市| 麻江县| 惠州市| 广昌县| 广宗县| 女性| 汉寿县| 大余县| 阳城县| 大荔县| 禹城市| 香格里拉县| 江陵县| 额敏县| 延寿县| 潮安县| 都兰县| 上犹县| 治多县| 乌什县| 昌平区| 张北县| 内丘县| 正蓝旗|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