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TM1300 DSP系統以太網接口的設計

        TM1300 DSP系統以太網接口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04-12-05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基于IP網絡的多媒體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首先解決多媒體芯片控制器CS8900A的硬件,分析嵌入式操作pSOS+內核中實現TCP/IP協議棧的網絡模塊pNA+,最后實現在pSOS+操作環境下CS8900A的網絡驅動程序的

        關鍵詞: CS8900A pSOS+ pNA+ 驅動程序

        1 概述

        隨著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IP網絡的多媒體應用越來越廣泛。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多媒體數字信號處理器芯片,適合于實時性強的音視頻處理應用,可廣泛應用于會議電視、可視電話、遠程圖像監控等應用場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根據具體的基于IP網絡上的多媒體應用的需要,采集的音視頻數據經壓縮處理后,一般要傳送到遠程終端或控制中心,這時就需要解決應用系統與IP網絡的問題。

        考慮到國內局域網大部分是,隨著交換式網絡、寬帶網絡的發展,使得基于接入IP網絡上的應用有著現實意義。

        TM1300可以作為PC機的一個外設工作,此時可直接采用PC機上標準的以太網傳輸數據;TM1300支持獨立引導,自成一個系統從而脫理PC環境工作,這為實際低價位高性能音頻處理終端提供了可能。這種情況下,網絡接口的就相對復雜一點,需要解決硬件接口電路的設計、基于實時操作系統pSOS+驅動程序的設計等。本文介紹以太網控制器CS8900A,并解決TM1300 系統和CS8900A的硬件接口設計;簡單介紹pSOS+操作系統內核中實現TCP/IP協議棧的網絡模塊pNA+,以及pSOS+操作系統下網絡驅動程序的設計。

        2 DSP芯片TM1300及X10總線接口

        DSP芯片TM1300的核心是32位VLIW結構CPU,時鐘頻率可達166MHz,片內集成了SDRAM接口、PCI/XIO總線接口、圖像協處理器、可變長解碼器、音頻輸入輸出接口、視頻輸入輸出接口、同步串行通信接口等模塊,各模塊與SDRAM之間采用DMA方式傳送數據。CPU各功能模塊之間的協調、資源的分析、進程的調度,由運行在CPU上的一個由中斷源觸發的實時操作系統pSOS+控制。

        網絡控制器CS8900A是通過XIO總線與TM1300實現接口的。限于篇幅,這里重點介紹TM1300中用于外設端口擴展XIO總線。

        TM1300片內的PCI/XIO復用總線接口給用戶提供了無縫連接PCI設備及擴展8位外設端口的能力。當PCI/XIO總線接口中的XIO總線邏輯被激活時,作為TM1300系統擴展8位外設的總線,其中PCI-AD[23:0]為地址總線A23~A0,共提供了尋址16M個單元的能力;PCI-AD[31:24]為8位數據總線D7~D0;C/BE0#為讀信號RD;C/BE1#為寫信號WR;C/BE2#為數據選通信號DS。

        3 CS8900A簡介

        CS8900A是Cirrus公司生產的一種高集成度的全面支持IEEE802.3標準的以太網控制器,其組成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CS8900A支持8位、16位的微處理器,可以工作在I/O方式或Memory方式。片內集成了ISA總線接口,可以直接和有ISA總線的微處理器系統無縫連接。片內集成了4KB容量的PacketPage結構的RAM,這4KB存儲器映像結構的RAM包括片內各種控制、狀態、命令寄存器,以及片內發送、接收緩存。用戶可以以I/O方式、Memory方式或DMA方式訪問它們。

        之所以選擇CS8900A,是因為Cirrus提供了CS8900A的基于各種操作系統的驅動程序源代碼,這就為開發帶來了方便。基于pSOS的驅動程序是假設目標系統中包含了Intel 80X86的CPU和1個16位的ISA總線接口的,而TM1300中用于擴展外設的XIO總線是8位總線,可見硬件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實現8位XIO總線與16位ISA總線時序的配合。驅動程序的設計主要是解決基于80X86芯片的源代碼移植到TM1300上運行的問題。

        4 TM1300與CS8900A硬件接口電路設計

        TM1300的XIO總線用于提供用戶擴展外設,有8根數據線D7~D0,24根地址線A23~A0,還有I/O讀寫信號RD、WR。所以,利用TM1300的8位XIO總線模擬1個16位的ISA接口和CS8900A的ISA總線接口連接,即可解決硬件接口的問題。圖2給出了接口設計的原理框圖。

        圖2中,CS8900A的高8位數據線通過1個8位鎖存器和緩沖器連接到8路模擬開關A的一端,CS8900A的低8位數據線連接到8路模擬開關B的一端。8路模擬開關A、B的另一端均連接到TM1300芯片XIO總線的數據線D7~D0上。8路模擬A、B在同一個時刻只有1組是連通的,由A0控制:A0=0時,模擬開關B連通;A0=1時,模擬開關A連通。這樣就可以實現XIO總線8位數據線與CS8900A的16位總線的連接。同時,TM1300的A20、A0經譯碼控制鎖存器和緩沖器的操作,邏輯關系如下:

        ①A20用于控制讀寫。當A20=0時,CS8900A的高8位數據從緩沖器輸入;當A20=1時,高8位數據經鎖存器輸出到CS8900A的D15~D8。

        ②A0用于控制8位或16位操作。當A0=0時,對應16位數據讀寫;A0=1時,對應高8位數據讀寫。

        對CS8900A的16位數據讀和寫操作有所不同。當TM1300從CS8900A讀16位數據時,讀16位數據(A0=0、A20=0),CS8900A的低8位數據直接通過8路模擬開關B輸入到TM1300的XIO總線的8位數據線D7~D0;同時,高8位數據保存在緩沖器中,緊接著TM1300再讀入緩沖器中的高8位數據(A0=1、A20=0)。同樣,輸出16位數據到CS8900A時,首先將要輸出的高8位數據鎖存到鎖存器中(A0=1、A20=1),然后緊接著直接輸出低8位數據到CS8900A的D7~D0(A0=0、A20=1),此時,鎖存在鎖存器中的高8位數據輸出允許,也輸出到CS8900A的D15~D8。

        A12~A0直接連接TM1300的XIO總線的A12~A0。因此對于TM1300而言沒有I/O和存儲器的區別,所以WR經與片選取或后直接與CS8900A的IOW、MEMW連接。RD也是直接與CSCS8900A的IOR、MEMR連接。

        5 CS8900A網絡接口驅動程序設計

        pSOS+是WindRiver公司專門為嵌入式系統設計和開發提供的一個模塊化、高性能的實時操作系統。它采用模塊化結構,包含的一系列軟件功能模塊有:實時多任務內核pSOS+、多處理器多任務內核pSOS+m、TCP/IP協議棧pNA+、遠程調用函數庫pRPC+和文件系統pHILE+等。

        基于pSOS+實時操作系統的網絡接口框圖如圖3所示。

        下面根據網絡結構的分層依次進行分析。

        (1)物理層

        以太網接口的物理實現前面已經分析過。

        (2)NI(網絡接口)層

        pNA+通過一個用戶提供的稱為網絡接口(NI)的軟件訪問網絡。一方面它直接驅動網絡接口芯片,控制太網數據幀的收發;另一方面它向pNA+提供符合pNA+要求的函數接口。在pNA+和NI之間的函數接口是標準的,和網絡的物理媒介以及網絡拓撲無關。這些函數可以使得pNA+不需要知道網絡接口底層的細節,可以理解它是pSOS+中的硬件抽象層(HAL)。這些函數如表1所列。

        表1 各函數的功能

        函 數功能代碼功能描述
        NI-BROADCAST5廣播發送1個NI數據幀
        NI-GETPKB2取得1個NI數據幀
        NI-INIT1初始化NI
        NI-IOCTL7執行I/O控制操作
        NI-POLL6輪詢(for Probe+ packet)
        NI-RETPKB3返回1個NI數據包
        NI-SEND4發1送個NI數據包

        這些函數的實現是網絡驅動程序設計的主要任務,它們的代碼在cs8900a.c中。這些函數一方面驅動網卡收發,另一方面為pNA+提供了一套屏蔽硬件底層細節的函數實現。另外,NI還包括一個用于處理數據包中斷的中斷例程。

        每一個NI都應該分配一個唯一的IP地址,可以在pSOS+配置文件sys_conf.h中設定IP地址、網關、掩碼等網絡接口參數。如:

        #define SD_LAN1 YES

        #define SD_LAN1_IP 0xca726878 /*202.114.104.120設定IP地址*/

        #define SD_LAN1_SUBNET_MASK 0xffffff00

        /*設定掩碼*/

        #define SD_DEF_GTWY_IP 0xca726821 /*202.114.104.33設定網關*/

        另外,還要給這個CS8900A網卡設定一個MAC物理地址。這個地址可以在配置文件mybsp.h中設定為不與網上其它網卡沖突的任意值,如:

        #define BSP_CS8900_IND_ADDR "00:24:20:10:FF:41"

        (3)網絡層及傳輸層

        pSOS+的pNA+模塊集成了網絡層和傳輸層。PNA+在整個網絡體系結構中處在第3層,包含IP協議、ARP協議的實理,ICMP協議、IGMP協議的實現;提供了對用戶數據報UDP和流式TCP兩種傳輸協議的支持,還提供了符合BSD標準的Socket接口,為應用的實現提供了方便的編程環境。

        (4)應用層

        在應用層實現用戶的網絡應用。

        網絡接口的調試是在PC機上PING這個CS8900A的網絡接口。如果PING通,表明整個NI層和pNA+已經正常工作了。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tmdbg.exe調試環境支持的DP()來測試一些結果,克服了TM1300系統沒有顯示支持的不足。

        6 小結

        本系統在實驗室局域網環境下,采用雙絞線連接,實現了TM1300與CS8900A的以太網接口的設計,實驗結果可以成功PING通。基于Socket的簡單的C/S結構的網絡測試程序也正常工作,在網絡低負荷時,可以用于音視頻多媒體數據網上傳輸,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裕民县| 磴口县| 台中县| 天气| 山阴县| 繁峙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新县| 万州区| 阳朔县| 游戏| 西和县| 慈溪市| 平南县| 贵定县| 鹿泉市| 积石山| 山丹县| 巫溪县| 镇康县| 望奎县| 新沂市| 伊通| 江达县| 亳州市| 卢龙县| 莲花县| 新干县| 蓝山县| 任丘市| 论坛| 德钦县| 华容县| 武乡县| 文水县| 仙游县| 张北县| 十堰市| 林甸县|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