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89C51單片機的編碼譯碼顯示實驗電路設計

        基于89C51單片機的編碼譯碼顯示實驗電路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2-14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當前手工撥盤方式編碼譯碼顯示實驗電路存在輸入信號不穩(wěn)定、控制性較差等缺點,為了克服上述缺點,電路設計采用89C51為核心器件作為編碼信號發(fā)生器和自動控制系統。通過Proteus平臺仿真和實驗調試,電路能產生高質量輸入信號和實現自動控制,較好地解決了手工撥盤方式編碼譯碼顯示實驗電路存在的缺陷。
        關鍵詞:89C51;編碼譯碼;顯示;Proteus仿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2989.htm

        0 引言
        在日常數字邏輯電路實驗中編碼譯碼顯示實驗電,路是編碼、譯碼、顯示三個電路的綜合運用,在數字邏輯實驗電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實驗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顯示結果的抖動,經研究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原因是:編碼電路的編碼信號輸入采用手工撥盤方式,產生的編碼輸入信號往往不穩(wěn)定;另外,電路控制性能較差,不能達到自動復位,為此有必要對現有電路進行改進,在電路的設計上采用89C51為控制電路制作而成,自動提供穩(wěn)定編碼輸入信號,顯示結果穩(wěn)定性和電路控制性能大大提升,提高了教學實驗質量。

        1 編碼譯碼顯示實驗電路的基本結構
        編碼譯碼顯示電路的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控制電路、編碼信號發(fā)生器、編碼譯碼顯示電路等組成,控制電路產生編碼信號作為編碼譯碼顯示電路輸入信號,譯碼電路將編碼信號轉換成對應的七段數碼顯示信號,送至數碼管顯示。

        a.JPG

        2 系統硬件設計
        控制系統和編碼信號發(fā)生器采用89C51單片機實現。89C51性價比較高,采用12 MHz晶振,其內部帶有4 KB的FLASH ROM,無須外擴程序存儲器。編碼譯碼電路沒有大量運算和暫存數據。89C51內部的128 B片內RAM已能滿足要求,無須外擴片外RAM。系統硬件設計如圖2所示。

        b.JPG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單片機 LE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军事| 大丰市| 闵行区| 霍州市| 当涂县| 大冶市| 邵阳县| 万年县| 宝山区| 漳浦县| 安新县| 涞源县| 宜兰市| 荥经县| 定陶县| 海晏县| 浦北县| 温泉县| 兴业县| 拜城县| 宣城市| 拉萨市| 庆城县| 武夷山市| 化州市| 家居| 曲阜市| 剑阁县| 昌宁县| 饶阳县| 昌平区| 垣曲县| 台中县| 彭水| 岫岩| 琼海市| 金门县| 张家口市| 航空|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