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ADμC812的數據采集子系統及其系統編程技術

        ADμC812的數據采集子系統及其系統編程技術

        作者: 時間:2011-08-29 來源:網絡 收藏

        μ在單個芯片內集成了8路12位C采集、2路12位DAC、80C52MCU內核、8KB的閃速/電可擦除程序存儲器、640字節的閃速/電可擦除數據存儲器、看門狗定時器、640字節的閃速/電可擦除數據存儲器、看門狗定時器、電源監視器、I2C兼容的SPI和標準的UART串行I/O模塊及靈活的電源管理方案等等,真正實現了單片機應用的單片機。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紹其C采集子在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2523.htm

          一、ADμ的ADC采集

          1.硬件組成結構

          ADμ的ADC采集部分由模擬多路轉換器、溫度傳感器、采樣保持電路(T/H)、12位逐次逼近比較的ADC、+2.5V基準源和ADC校正、控制邏輯組成,其組成如圖1所示。

          

         ADμC812的ADC采集子系統結構

          ADμC812的模擬輸入端的電壓有效輸入范圍與基準源有關。當采用內部基準源時,其有效輸入范圍為0~+2.5V;當采用外部基準源時,外部基準源應從Vref端引入,其合適的范圍為+2.3~+5V,相應的模擬輸入端的電壓范圍為0V~Vref。無論如何不應使其輸入電平為負或超過絕對最大允許值AVDD+0.3V。當信號輸入為雙極性時,必須加入電平位移網絡,使其變為單極性信號輸入,如圖2所示。

          ADμC812可工作在-40~+85℃的工業級范圍,有3V和5V兩種供電工作方式,以便進一步降低功耗。ADC模擬包含了5μs、8通道、12位、單電源A/D轉換器。其中,A/D轉換器由基于電容DAC的常規則逐次逼近轉換器組成,可保證的±1LSB的差分非線性和±1/2LSB和積分非線性。在上電時由工廠的校準系數自動下載到ADC,以確保最佳的ADC性能。該校準系數包括內部失調和增益校準兩個方面,用戶可根據需要重寫工廠的校準系數,以便使用戶目標系統中端點誤差的影響最小。來自片內溫度傳感器的電壓輸出正比于熱力學溫度,它可通過多路轉換器的第9個ADC通道輸入,這方便了溫度測量的實現。

          

        電平位移網絡

          2.軟件控制特性

          可編程性是應用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為適應不同信號源的實際需求,ADμC812片內ADC模塊內的所有部件都能方便地通過3個SFR寄存器來設置。

          (1)ADCCON1——控制轉換和采集時間

          

          (2)ADCCON2——控制ADC通道選擇和轉換模式

          

          (3)ADCCON3——ADC狀態指示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凤阳县| 龙门县| 望谟县| 锦屏县| 长乐市| 乌兰县| 甘南县| 宜春市| 昌平区| 龙岩市| 韶山市| 荔波县| 宁晋县| 平遥县| 肃宁县| 峨边| 石景山区| 岳普湖县| 平湖市| 龙口市| 芮城县| 康保县| 祁连县| 高青县| 黑山县| 浪卡子县| 宿州市| 遵化市| 永仁县| 平阴县| 祥云县| 牡丹江市| 乌鲁木齐市| 徐水县| 义乌市| 布拖县| 台中市| 尚志市| 上杭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