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單片機與PC機的串行數據交換
要實現單片機與PC 機間的數據通訊,不僅是要連接硬件電路和對單片機進行編程,同時還需要在PC上編寫數據收發的程序。通常,對于單片機與PC機間的數據通訊交換調試時,可以借助網上盛行的串口通訊調試工具,同時也可以自己編寫調試程序。程序編寫好后,再與上述PIC16F877一起進行操作,即可實現簡易通訊數據交換。該程序編寫流程框圖如圖3所示。程序為PC機發送數據,在數據發送后,單片機接收后并反發送回PC機。這里要注意的是:當PC機與單片機系統通信時,單片機數據存儲區( RAM )內的數據是十六進制,在信號線上傳輸的是十六進制數的ASCII碼的二進制形式;而Windows系統下使用的是ANSI碼,ANSI碼僅在前126個與ASCII碼相同。即在Windows下接收到的是十六進制數的ASCII碼的字符串,可先轉換為ANSI碼后再在Windows下還原為十六進制數。
三、結束語
以上的軟硬件在實踐中均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通過單片機的使用,大大節省了硬件資源。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在編程中注意數據的校驗,這樣才能保證數據在交換及輸中減小誤碼,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MICROCHIP.PIC16F8X數據手冊[Z].MICROCHIP公司,2002.
[2]劉和平.PIC16F87X單片機實用軟件與接口技術匯編語言及其應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
[3]王有緒,許杰,李拉成.PIC系列單片機接口技術及應用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0.
[4]莊志洪,彭樹生,趙惠昌.PIC單片機實驗教程[M]北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5]譚浩強.C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