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8O51F32O單片機的最小系統設計
摘要:單片機最小系統,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組成的可以工作的單片機系統。為了方便設計者自行開發和應用,文章設計了基于一個通用的單片機的最小系統。該系統以C8051F320為主控芯片,設計了電源電路、復位電路、時鐘電路、存儲器擴展電路、串口通信電路和液晶顯示電路,并介紹了各部分的功能。實驗證明改最小系統原理正確,工作可靠??捎糜诳蒲?、電子電路設計等領域。
關鍵詞:單片機;C8051F320;最小系統;電路設計
0 引言
單片機(MCU)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時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塊硅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計算機系統。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單片機以其自身的特點,己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家用電器、智能儀器、電子玩具市場。
本文的最小系統以C805 1 F320為主控芯片,C8051F320/1系列器件使用Silicon Labs的專利CIP-51微控制器內核。CIP-51內核具有標準8052的所有外設部件,包括4個16位計數器/定時器、一個具有增強波特率配置的全雙工UART、一個增強型SPI端口、2304字節內部RAM、128字節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地址空間及25/21個I/O引腳。C8051F320片內調試電路提供全速、非侵入式的在系統調試(不需仿真器);支持斷點、單步、觀察/修改存儲器和寄存器,比使用仿真芯片、目標仿真頭和仿真插座的仿真系統有更優越的性能。
1 最小系統實現方案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件電路設計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系統擴展,即單片機內部的功能單元,如ROM、RAM、I/O、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等不能滿足應用系統的要求時,必須在片外進行擴展,選擇適當的芯片,設計相應的電路。二是系統的配置,即按照系統功能要求配置外圍設備,如電源、A/D、D/A轉換器等。要設計合適的接口電路。
此最小系統要求:電源,電路中我們可以用外部電源,也可以用自帶的充電電池;串口通信,能與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時鐘,為CPU提供所需的時鐘或日歷;外接存儲器模塊;液晶顯示,可以按我們的要求顯示漢字、字符、數字及圖形。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1.1 電源電路
系統中所有的芯片都是用的3V的電壓,選用的芯片是TPS78930,這是一種低壓差穩壓器,與傳統的低壓差穩壓器相比,具有超低的靜態電流。輸入電壓為4~10V,輸出電壓3V。輸出電流為100mA。在電源模塊中通過4個電容進行電源穩壓濾波,為系統提供穩定的電源。另外,我們的系統中帶可充電的鋰電池,充電芯片采用MAX1501,其輸入電壓為4.5~6.5V,輸出為4.2V電壓。電網電壓經5V的適配器可以只給電池充電,也可以只給系統供電,或一邊給電池充電,一邊給系統供電。給電池充電過程中,充電指示燈RLED亮,電池充滿后,滿電指示燈亮。在電池給系統供電過程中,電池電壓經過兩個100k的電阻分壓后接到單片機的P15口,檢測到電池電壓低時,電壓低的指示燈亮。電源電路如圖2所示。
1.2 復位電路
系統的復位模式有三種:上電復位、用戶按鍵復位和軟件復位。電路如圖3所示,該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系統上電時,通過電阻R1向電容C1、C2充電,當C1、C2兩端的電壓未達到高電平的門限電壓時,REST端輸出為低電平,系統處于復位狀態;當C1、C2兩端的電壓達到高電平的門限電壓時,REST端輸出為高電平,系統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當用戶按下按鈕S時,C1、C2兩端的電荷被泄放掉,REST端輸出為低電平,系統進入復位狀態。軟件可以通過向寄存RSTSRC中的PINRSF位寫“1”來強制產生一次上電復位。當發生掉電或因電源波動導致VDD降到VRST以下時,電源監視器將/RST引腳驅動為低電平并使CIP-5 1保持復位狀態。當VDD又回到高于VRST的電平時,CIP-51將退出復位狀態。在選擇VDD監視器作為復位源之前,必須使能VDD監視器。
1.3 時鐘電路
C8051F320有一個可編程內部振蕩器、一個外部振蕩器驅動電路和一個4倍時鐘乘法器。系統時鐘(SYSCLK)可以來自內部振蕩器、外部振蕩器電路或4倍時鐘乘法器二分頻。
如果使用內部振蕩器,可以通過對OSCICN和OSCICL寄存器編程來使能/禁止內部振蕩器和調節其輸出頻率。當使用外部振蕩器電路時,必須對所用端口引腳進行配置。當外部振蕩器電路被配置為晶體/諧振器方式時,端口引腳P0.2和P0.3分別被用作XTAL1和XTAL2。當外部振蕩器電路被配置為RC、電容或CMOS時鐘方式時,端口引腳P0.3被用作XTAL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