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伙自建分布式光伏發電 一年可賺2萬元
9月16日,國網瀘州供電公司正式受理瀘州地區首家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申請。這標志著分布式新型能源發電的建設、應用,在瀘州正式拉開序幕。該項目是由瀘州一小伙王坤建造。由此,王坤也將成“瀘州賣電第一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0249.htm
昨日,瀘州供電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稱,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最理想的新能源,對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將在瀘州大力推廣這種新能源。
酒城第一人從離網自用到并網發電
今年3月1日,國家電網《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實施。普通用戶能用太陽能、天然氣等新能源發電裝置給自己家供電,還可以將用不完的電,通過并網發電形式賣給國家電網。這激發了市民的發電熱情,瀘州小伙王坤就是其中一位。早在2010年,王坤就花費2萬元打造了一套離網自用發電系統。
從初中開始,王坤就對物理電學頗有情感。2006年,他在樓頂水池養了幾條魚,每天都需要人工去關閉水泵。有時忙于工作就忘記關閉水泵開關。“我想能利用光能發電就好了。節約、簡單、方便。”從那以后,他開始步入到光能研究實驗中。2010年,經過一系列努力后,在沒有太陽的情況下,發電系統每天最多能供電4個小時。這些電能能為冰箱、電視機、電腦等小家電供電。
別樣天臺只要晴天就能維持家庭基本用電
昨日,記者來到了龍馬潭區王坤家中。此時,他正在樓頂忙碌著。順著梯子爬上去,是一個面積近100平方米的樓頂。樓頂上已經鋪設了很多太陽能電板,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記者能明顯感覺到一股熱量向上竄。現場除了正方形的電板外,還有支架、電池、逆變器等材料。王坤介紹說,今年8月,他前后花了8萬元來購買這些設備。
王坤說,在晴天,電板會將光能轉化成電能,再通過逆變器將電能轉化成380伏的電壓,并入公共電網。工作原理很簡單,方便、快捷。若太陽垂直照射在電板上,效率就越高。“目前,安裝工程已經進入尾期,估計國慶節后就能完工。完工后,就并入國網。”在他看來,項目投運后,只要是晴天,太陽能電板的發電量,都能維持白天家里的基本用電量。
自學成才瀘州小伙自發研究光伏發電
王坤的研發項目終于進入了倒計時階段。不過,也花費了他不少心血。從2006年至今,忙完手頭的生意工作后,他都會抽空研究光伏發電項目。據王坤介紹,一開始,他并不懂光伏發電。為了弄清運用原理,他查閱了書籍,瀏覽了網站,還加了一個qq群,專門學習這項技術。今年4月,遼寧的一個網友也是自發研究光伏發電,并成功入網。這讓王坤很是激動。
“看到外地都能成功入網,我也在試著努力嘗試。”雖然技術問題,一直是研發項目中的一個難題,但經過一番艱辛后,王坤在今年8月啟動了他的發電項目。瀘州一年的日照時數為1200小時——1600小時,光照充足,這是光伏發電的必備條件。當然,這也是他研發項目的必備元素。
市場前景光伏發電一年節約3060元
《意見》的正式實施,不僅激發了市民的發電熱情,也帶動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在淘寶網上的熱銷,而以前,這種商品幾乎無人問津。記者在淘寶網搜索關鍵詞“光伏發電,家用”,就有300多個項目,銷售最高的產品一個月內銷售數量就達到了509個。通過和幾家銷量靠前的賣家溝通,大部分店主都稱能夠提供發電接入電網的設計方案,一家店主告訴記者,《意見》實施后,近幾個月,家用光伏發電產品賣得突然火了起來。
王坤非??春霉夥l電項目的市場前景。他認為,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將會快速推廣。目前,使用這種新能源的市民很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快速推廣。
“項目投運后,不但不用再交電費,而且還能有一部分收益。”王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系統正式運行后,按照每天日照數6個小時計算,一天下來保守估計60度電。按國家相關收購政策1元/度,一個月就有1800度,也就是說有1800元的收益。之前,家里每個月用500多度電,按照市場價0.51元/度(合表居民)計算,每個月至少要支出255元,一年支出3060元。若采用光伏發電,一年則可節約3060元。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