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自適應照明系統的設計
位置型PID算法其控制規律為:
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使用的是數字PID控制器。由式(5-2)可得到離散化的PID表達式為:
(5-3)
或
(5-4)
式中,k為采樣序號,k=0,1,2…;P(k) 為第k次采樣時刻的計算機輸出值;E(k) 為第k次采樣時刻輸入的偏差值;E(k-1) 為第(k-1)次采樣時刻輸入的偏差值;KI為積分系數,KI=KpT/TI;KD為微分系數,KD=KpTD/T。
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PID控制規律是用計算機程序來實現的,因此它的靈活性很大。一些原來在模擬PID控制器中無法實現的問題,在引入計算機以后,就可以得到解決,于是產生了一系列的改進算法,滿足不同控制系統的需要。
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為了避免系統控制動作的過于頻繁,消除由于頻繁動作所引起的振蕩,可采用帶死區的PID控制,相應的控制算式為:
(5-6)
式中,死區e0是一個可調的參數,其具體數值可根據實際控制對象由實驗確定。若e0值太小,使控制動作過于頻繁,達不到穩定被控對象的目的;若e0值太大,則系統將產生較大的滯后。此控制系統實際上是一個非線性系統。即當|e(k)|≤| e0|時,數字調節器輸出為零;當|e(k)|>| e0|時,數字調節器有PID輸出。
2.2.3 PID參數確定
對于一定的系統,合理PID參數的組并不唯一。滿意的控制結果是相對于被控的對象和相應的控制系統而言,另外,PID各參數對控制質量的影響并不十分敏感,因此參數的選定沒有統一的標準。由于無法獲得LED面陣的精確數學模型,通過實驗仿真,在進一步確定被控對象特性的基礎之上,我們采取湊試法確定PID參數。
2.2.3自適應控制程序
水下自適應照明系統控制算法選擇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并進行必要改良,加入帶死區PID控制。算法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算法流程圖
3. 結論
2006年8月,系統在青島帆船賽中成功通過預演試驗。系統運行后,水下探測器傳輸回的視頻亮暗均勻,視頻比使用一般照明系統的視頻圖像質量高。同時使用水下照度計進行24小時長時間測試,反復測量結果證明,監測區域的光照度變化在預定值的±8%范圍內,系統性能良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