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168O1/168O2的LED照明驅動的設計
摘要:隨著半導體照明行業的興起,對LED驅動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提出一種基于MAXl6801/16802開關電源結構的LED自適應驅動電路。從LED自身的光電特性、溫度特性及IC芯片本身的驅動特性出發,利用MAXl6801/16802的特點,實現對LED的恒流驅動,過壓保護的溫度光強反饋。
關鍵詞:發光二極管驅動;MAXl6801/16802;自適應驅動;衰減補償;半導體照明
O 引言
LED作為一種出現時間最晚的照明技術,其優點不僅體現在發光質量方面,在生產、制造、易用性方面都要大大超越白熾燈、熒光燈等傳統光源。受到熒光燈發光原理的啟發,LED生產商通過在高亮度藍光LED管芯上加一層熒光粉,用藍光激發熒光粉發出白光。此外,通過采用不同的熒光粉,可發出色溫為4500~10000K及色溫為2850~3800K的多種白光LED,白光LED的發光效率大都已超過301m/W,某些產品已超過50lm/W的水平,具備了正式大規模實用化的基礎。RGB三色LED合成白光綜合性能好,在高顯色指數下,流明效率有可能高到2001m/w,要解決的主要技術難題是提高綠光LED的電光轉換效率,目前其只有13%左右。對于LED激發熒光粉發光而言,三基色混光可以避免前者光譜分布不連續,顯色性不好等缺點,同時三基色混光的人眼舒適度可大大提高,由三基色PWM調制后可以根據需要在同一光源實現多色和全彩色照明。
1 設計理念及方案
設計大功率半導體驅動,首先要從發光芯片選擇及光源實現;驅動電路設計,二次光學設計;設備封裝三個方面考慮。
在LED照明中,有單色LED激發熒光粉發光的成功設計案例,但考慮到這種方案出光難以實現全光譜、高顯色,在本次設計中采用RGB三基色混光光源,及對紅綠藍三種單色LED芯片單獨驅動,分別發光實現光源的完成。為了滿足大功率輸出下的照度穩定,要實現對LED溫度衰減的補償,同時也要對啟動時的浪涌脈沖和電流的不穩定波動做出補償。在二次光學設計時主要考慮三基色混光,在積分球混光和光纖耦合的對比中選擇光纖耦合,將三色芯片的出光通過光纖耦合混光后輸出。
2 LED光學特性及電氣特性
對于超高亮LED的特性,當正向電壓超過某個閾值(約2V),即通常所說的導通電壓之后,可近似認為,IF與VF成正比。當前超高亮LED的最高IF可達1A,而VF通常為2~4V。由于LED的光特性通常都描述為電流的函數,而不是電壓的函數,采用恒流源驅動可以更好地控制亮度。此外,LED的正向壓降變化范圍比較大(最大可達lV以上),VF的微小變化會引起較大的IF變化,從而引起亮度的較大變化。所以,采用恒壓源驅動不能保證LED亮度的一致性,并且影響LED的可靠性、壽命和光衰。因此,超高亮LED通常采用恒流源驅動。LED的光通量與溫度成反比,85℃時的光通量是25℃時的一半,而-40℃時的光輸出是25℃時的1.8倍。溫度的變化對LED的波長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良好的散熱是LED保持恒定亮度的保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