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大尺寸液晶顯示器背光源

        大尺寸液晶顯示器背光源

        作者: 時間:2012-06-05 來源:網絡 收藏

        4.2 反射板/膜 Reflector

        側光式背光模塊的反射板放置于導光板底部,將自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導光板中,防止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而直下型背光模塊則是將反射板置于燈箱底部表面或黏貼于其上,將經擴散板反射之光束由燈箱底部在此反射回擴散板以被利用。

        常用金屬反射膜,金屬導電性能越好,穿透深度越淺,反射率越高,因而金屬反射膜的材料都使用高導電度的金銀銅等。

        4.3 擴散板/片 Diffuser

        一般傳統的擴散膜是在擴散膜基材中,加入化學顆粒,作為散射粒子,而現有的擴散板的微粒子分散在樹脂層之間,所以光線在經過擴散層時會不斷地在兩個折射率相異的介質中穿過,同時光線還會發生很多折射、反射與散射的現象,如此達到光學擴散的效果。擴散板/ 片提供均勻的面,同時還起到支撐其他膜片的作用。

        由于材料化學顆粒的性質,將會無可避免造成吸光且光的散射混亂,對于一個固定距離的觀測者來說,將會有部分的光強被浪費。再加上化學制程較費時,所需的生產成本相對較高。此外還有許多使用其他材料,工藝制作的擴散板等。

        4.4 BEF增光片(棱鏡片) Bright Enhanced Film

        光經擴散后指向性較差,須利用增光片來修正光的方向,它通過光的折射與反射來達到凝聚光線提高正面輝度的目的,以多元酯或聚碳酸酯為材料,表面結構一般為棱形柱體或者半圓柱體,能將大角度的光線折至較正向的角度,縮小光線分布,達到正向集中, 使整體的背光模塊的輝度提高60%~100%.通常一個背會使用兩片增亮膜,彼此方向垂直,增加輝度。

        原來接近垂直的光線,在進入增光片后,會產生全反射,再次回到底層的反射板,然后再返回,經過一定的路徑后,勢必有一定量的衰減,所以對于原本小角度的光線,反而會沒有實質上的幫助。

        4.5 偏光轉換膜(P-S converter)

        在現有的LCD 面板設計中,對光源模塊過濾掉S-ray 平行光,允許P-ray 光源通過,利用單一的偏振光來驅動或照明LCD 面板,所以會在光線進入液晶面板前先經過偏光板,該偏光板會吸收掉某一偏光方向的能量,而冷陰極管所產生的光為非偏正光,在通過第一片偏光板時,有一半以上的光能量會被吸收掉,使光使用效率非常差。采用偏光轉換膜,它的功用是使光源做偏振態的轉換。利用反射偏光板將可通過與不可通過LCD 偏光板的光分離,然后利用反射板反射回來的光轉換為可用的偏光,達到亮度提高的目的。

        一種添加反射式偏光轉換膜的DBEF(Dual BEF),集合了集光和偏光轉換的功能,除了正面亮度提升外,大視角的亮度也得到提升。

        DBEF 的結構原理 以上均為常用的元件,在側光型背光和直下型背光中,膜片的排列也略有不同。

        5 結語

        側光式背光源主要應用于桌上型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顯示器,液晶電視使用直下型背光源,目前仍已CCFL為主,但隨著面板的增大,其成本和光利用效率均不理想。短期內比較容易的替代方案是EEFL背光源。

        LED的色飽和度以及發光效率仍然在改善中,如果解決將成為主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光源 液晶顯示 尺寸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安龙县| 奉节县| 南投市| 凤凰县| 微博| 元朗区| 鸡西市| 蓝田县| 双辽市| 喜德县| 仁布县| 广宗县| 招远市| 莱阳市| 锦州市| 延寿县| 大庆市| 山东| 贵南县| 英山县| 花垣县| 长汀县| 通河县| 新营市| 柳江县| 普陀区| 革吉县| 松江区| 华容县| 香河县| 慈利县| 辛集市| 巩义市| 开远市| 玛多县| 北辰区| 额尔古纳市| 剑河县| 昆明市|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