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智能像素的應用

        智能像素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2-09-06 來源:網絡 收藏

        由于微光電子集成集光子集成器件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于一體,同時具有光信號探測、調制、變換、 處理、發射、傳輸等功能和電信號存儲、放大、邏輯、控制等功能。因此微光電子集成可廣泛 于光互連、光交換、信息存儲、信息傳輸、圖像處理和神經網絡等方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7567.htm

        在高速、大容量數據計算和信息通信系統中,系統內部數據計算和信息處理的速度是很快的,而系統的輸入/輸 出速度相對較慢,在輸入和輸出端出現一個瓶頸,鋁和銅等金屬線很難承擔起高密度互連作用,因此必然提出用 光實現高密度互連和信息交換。光互連通過操作半導體激光器、光調制、光接收及光邏輯開關等光子器件,實現 對光波的強度、相位、波長和偏振態等的變換與控制,將信息加載在光波上,從而完成對信息的處理和傳輸功能 。光互連具有極高的空間和時間帶寬積、互連密度高、無接觸性、等程性、不受電磁場干擾和功耗低等許多電互 連所不具備的特點,可以解決電互連的帶寬限制、時鐘歪斜、串話、寄生效應、電磁場干擾等圃有缺陷和輸入/輸出速度較慢的瓶頸問題,可望取代傳統的電互連技術構成高速、高密度、可 重構的互連網絡而成為新一代的互連技術,以滿足大規模多處理器并行計算機和高速信息通信交換系統的要求。

        光互連包括高性能計算機之間、大規模并行多處理器之間、超大規模電路芯片之間,以及芯片內部的互連。光 交換除了這幾方面的數據交換外,還包括通信中的光纖傳輸信息交換。光互連有自由空間光互連和光波導光互連 兩種類型。遠距離系統之間光互連多采用光波導光互連,插板之間的光互連、自由空間和光波導光互連均可采用 ;短距離芯片間的光互連可用自由空間光互連來實現,芯片內部邏輯門之間的光互連必須通過光波導來實現。光 互連和光交換必須有相應的開關功能器件,它是實現光互連和光交換的基本單元。開關器件位于光互連網絡節點 處,它根據控制指令,通過改變光信號的強度、相位、波長和偏振等關鍵信息特征,實現對光信息的選通和控制 ,光開關器件是光互連和光交換的關鍵器件,它決定了系統的速率、容量、規模和實用化程度。SEED智能和 VCSEL智能像素為光互連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關鍵器件。

        圖1是SEED智能像素構成的光互連、光交換結構示意圖。16個光探測器和4個光調制器由量子阱SEED器件構成, 選通電路和其他邏輯控制電路制作在Si CM0S集成電路芯片上,SEED集成面陣和CMOS芯片通過倒裝焊接成一體。4 個光纖通道的輸入光首先經過分束分別照射在16個光探測器上,經過SEED器件轉換成電信號送入選通電路,選通 的電信號再由SEED光調制器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傳輸給輸出光纖,整個信息交換過程是由光和電共同完成的, 因此它是一種光電Crossbar結構。

        搜狗截圖120906_5.jpg

        美國Bell實驗室將SEED智能像素于光交換系統,取得很大進展。1993年報告了第一代光學數字通信交換網絡 實驗系統。系統為16路輸入32路輸出(32位寬)六級系統,采用自由空間榕樹Banyan多級互連網絡,光開關節點 為S-SEED光子集成器件,每一通道的數據傳輸速率約為8 Mb/s,系統數據總吞吐量為128 Mb/s。系統存在著損耗大、效率低、速率慢等嚴重缺點。

        1994年研制成功了第二代光學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交換網絡系統。系統為32路輸入16路輸出五 級系統,系統采用單片集成GaAs FET-SEED智能像素作為(2,1,1)光開關節點,由五片4×4節點列陣構成的五 級光交換系統,光開關能量小于100 fJ,對比度為3∶1,每一通道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55 Mb/s,系統數據總吞吐 量為2.5 Gb/s,整個交換系統尺寸為28 cm×35 cm。

        1996年出現了第三代光學ATM交換網絡系統,系統為256路輸入、256路輸出的單級光交換系統,采用光電 Crossbar網絡結構,光開關節點為CMOS-SEED智能像素,SEED陣列倒裝焊在CMOS電路芯片上。每一通道的數據傳 輸速率為155 Mb/s,系統數據總吞吐量為40 Gb/s,是GaAs FET-SEED智能像素構成的五級光交換網絡系統的16倍 ,而光路及其所需的微光學機械部件僅為五級交換系統的五分之一。表1對Bell實驗室完成的SEED光互連系統的性 能進行了總結。

        表1 Bell實驗室完成的SEED光互連系統的性能

        美國Colorado大學的研究人員CMOS-SEED智能像素和自由空間光互連模塊構成ATM智能光學平臺。加拿大 McGill大學的研究人員將CMOS-SEED智能像素應用于印制電路板(PCB)之間的空間光互連,構成光學數據鏈路和 智能光學模板。

        美國由HP、GE、Honeywell、Motorola等幾大公司牽頭的幾個大型計劃,日本的東京工業大學、NEC公司、NTT光 電實驗室等,都對VCSEL及其智能像素在光互連系統中的實用化做了大曩細致的工作。表2列出了幾種基于VCSEL的 光互連系統的性能。

        表2 幾種VCSEL光互連系統的性能

        GE和Honeywell公司共同研制出了用Polymer作光波導的32通道VCSEL光互連模塊,由于將聚合物(Polymer)光 互連技術用于光的傳輸媒介,整個模塊的造價大幅度下降,工藝流程日趨簡化穩定。NEO研制的8通道VCSEL列陣插 拔式連接模塊,VCSEL和光纖的耦合損耗約2.1 dB,單個通道在1 Gb/s的傳輸速率時誤碼率BER=10-11。他們還研 制了16×16光學Cross冖bar連接模塊:到,包括1×16通道VCSEL插拔連接器和16×1聚合物光波導耦合連接器,總 損耗約6.7±1.1 dB。NTT研制的40通道板間并行光互連模塊圍,每個通道傳輸速率700 Mb/s,模塊總數據傳輸速 率超過25 Gb/s。1×16、1×32系列的VCSEL產品已步入實用化階段,并已用于ATM技術的交換系統之中。日本東京 工業大學以K.Iga為首的研究小組,將VCSEL集成面陣與微透鏡陣列技術、自對準光學技術相結合構成了光互連系 統。



        關鍵詞: 應用 像素 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黄骅市| 湖南省| 钦州市| 崇州市| 波密县| 新丰县| 平罗县| 霸州市| 河北区| SHOW| 丹东市| 香河县| 壶关县| 屯门区| 石阡县| 大余县| 崇仁县| 广州市| 安新县| 葫芦岛市| 来凤县| 阜阳市| 文昌市| 南宫市| 西畴县| 湘乡市| 岳普湖县| 温泉县| 古蔺县| 托克托县| 崇义县| 北川| 任丘市| 平和县| 桃源县| 那坡县| 商南县| 施秉县| 乐陵市|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