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先鋒之――ST
對醫療設備來說,準確性是衡量其優劣的最重要指標。因為此類設備關乎生命,毫厘的誤差帶來的不僅僅是謬以千里,更可能是對生命的褻瀆。
設備的可靠性需要從三個層面來考慮:一是器件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工程師需要考慮的是選取穩定可靠的電子零部件;第二是子系統,在這個層面工程師關注的是特色功能模塊的開發。此時,工程師挑選的特色IC(集成電路)除去自身的穩定性外,還必須與整個功能模塊匹配,從而確保子系統的穩定準確;第三是系統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工程師需要有“大局觀”,做到合理取舍,從而確保設備的“準確性”不因部分“特色功能”而犧牲。
便攜式醫療設備在賦予患者行動自由的同時也對設備的準確性提出了新的挑戰。醫療設備采用多種不同的傳感器來監視病人的健康狀況,然后傳感器將生理信號轉換成電子信號供電子設備分析使用。由于醫療設備中傳輸的信號都比較微弱,而且還會受到諸多噪聲源的干擾,因此信號路徑設計對便攜式醫療設備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例如,從傳感器輸出的非常微弱電流必須通過高精度的放大器才能夠把微弱的有效信號從背景噪聲中分隔出來。
而今電子業的綠色風潮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角落,醫療設備領域也不例外。能源效率正在成為衡量醫療設備設計成敗的新指標。所謂能源效率(簡稱能效),通常的表述是性能瓦特比。對醫療設備而言,就是讓每一瓦的功率都實現最高的準確性。在便攜式醫療設備領域,“能效”的重要意義不言自明,它不僅關乎診療的準確性,而且關乎“便攜”性。
對設計師而言,一方面要采用低功耗、封裝小巧、集成度高的IC,另一方面是選擇合理的電源管理架構。當前的高效率開關和線性穩壓器都可以提供較大的輸出電流、較寬的輸出電壓范圍和較高的頻率,不僅不需要使用外部補償電路,而且允許使用更小的外部無源器件。用的無源器件越小,所需的電路板面積也就越小,產品外形也就越小巧。
醫療設備市場一直是美國國家半導體研究和關注的重要領域,除提供一系列經過嚴格測試、封裝小巧、高能效的芯片外,我們還為系統設計工程師提供諸多設計參考、系統級解決方案,確保設計師可以借此設計出更高準確性的“諾亞之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