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設備開始呈現向便攜性和網絡化發展的趨勢
進入2008年,越來越多的利好消息出現在醫療電子領域。近期德國、澳大利亞都分別明確表示要在兒童醫療和全民醫療領域加大投入。而中國和墨西哥這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也將在2008年繼續他們備受世人矚目的醫療改革。這些政府級別的投入將增加全社會對醫療電子產品的需求。除此之外,Altera亞太區高級市場經理陳國裕先生表示還有一些因素也會對醫療電子市場產生影響。
1. 全球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突出,這些老齡化人口對醫療有非常大的需求。
2. 人們對疾病預防以及對早發現和早治療的觀念日趨認同,將促進對檢查診斷等基本醫療儀器,如x光、CT、正電子輻射斷層掃描(PET)、MRI和超聲波等的需求。
3. 醫療儀器的升級和更新也將給市場帶來新需求,如超聲波儀器屏幕由黑白向彩色的變化。
在技術領域,醫療電子設備則開始呈現向便攜性和網絡化發展的趨勢。全球許多國家都在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人口的老齡化必然會帶來一系列老年性疾病的高發,這些疾病需要日復一日的進行監控治療,往往不可能都在正規醫院中進行,這就催生了醫療電子設備便攜化、小型化的發展趨勢。可以隨身攜帶的血壓計、血糖儀,可以在家庭或小型社康醫院中使用的呼吸機、心電監護儀必然會有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就如陳國裕先生指出的那樣,這里的便攜化設備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手持設備,例如用于患者監控的產品,像測量脈搏、血壓等的產品,可以方便隨時攜帶;另一種則不一定能夠隨身攜帶,但它們是低成本、簡單的設備,一般用于設備較簡單的醫院。”
而網絡化的進一步普及也正在進入醫療電子領域,通過有線或無線技術,醫生可以遠程訪問病人的資料;數字化網絡化的醫療檢測設備使病人不必再攜帶大量的檢測資料奔波在醫院的各個科室甚至是遠隔千里的不同醫院之間,節省了就醫者的時間和重復檢測的費用;而網絡化的醫療設備和系統也使遠程醫療變為現實,身在某些不發達地區的重癥患者有可能通過遠程醫療獲得高水平醫生的救治而重獲新生。在中國,由于醫療資源尤其是高端優質醫療資源的缺乏和地區間分布不均衡引起了廣被詬病的“看病難問題,醫療設備網絡化所帶來的這些益處對解決該問題也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