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基于Skype的互動視音頻業務平臺研究

        基于Skype的互動視音頻業務平臺研究

        作者: 時間:2009-05-18 來源:網絡 收藏
        一、視頻監控系統介紹

        視頻監控系統是安全防范系統的組成部分,它是一種防范能力較強的綜合系統。視頻監控以其直觀、方便、信息內容豐富而廣泛應用于許多場合。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以及圖像處理、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視頻監控技術也有長足的發展。

        1、網絡化視綜合信息

        在互聯網環境下,由于IP技術提供了各類不同信息在數據傳輸和信息交換層面的技術一致性,并可以較為有效地對雙向不對稱的信息提供支撐,因此,在IP與IPv6的信息網絡融合的推動下,網絡所承載的信息業務實現了進一步融合,構成了一個包含不同業務模式的綜合信息業務環境。

        在單向式廣播業務方面,由于廣播電視網絡正在逐漸實現IP網絡和Web的網絡融合,因此,視廣播業務可以在融合信息網絡環境下實現更為靈活的雙向功能,為傳統的單向廣播提供了潛在增值業務模式。

        在雙向業務方面,隨著傳統電信網面向計算機互聯網的融合,各類多媒體信息業務逐漸成為通信業務的主要發展趨勢,而其中雙向業務的不對稱性,又可以由IP網絡所提供的組播、多播等技術進行彌補,實現靈活的業務模式。
        特別地,視頻監控業務,已經成為信息網絡融合推動下所實現的一項關鍵業務,由傳統的、應用于安防領域的視頻監控業務出發,視頻監控已經擴展為實時雙向視通信與媒體傳播業務的綜合業務形態。近年來,視頻監控已經突破了已有內涵,實現了面向更為廣泛的雙向業務的擴展。

        因此,本文在對互動視音頻業務進行的過程中,將從視頻監控業務出發,探討基于IP與互聯網的、更為有效和高效的互動視音頻業務形態,并對其支撐技術進行。

        2、視頻監控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在國內外市場上,主要推出的是數字控制的模擬視頻監控和數字視頻監控兩類產品。前者技術發展已經非常成熟、性能穩定,并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大、中型視頻監控工程中的應用尤為廣泛;后者是新近崛起的以計算機技術及圖像視頻壓縮為核心的新型視頻監控系統,該系統解決了模擬系統部分弊端而迅速崛起,但仍需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目前,視頻監控系統正處在數控模擬系統與數字系統混合應用并將逐漸向數字系統過渡的階段。下面對這兩類系統進行簡要的介紹與分析:

        (1)數字信號控制的模擬視頻監控系統

        此監控系統分為基于微處理器的視頻切換控制加PC機的多媒體管理和基于PC機實現對矩陣主機的切換控制及對系統的多媒體管理兩種類型。但是模擬監控系統的主要有以下缺點:

        ①通常只適合于小范圍的區域監控模擬視頻信號的傳輸工具主要是同軸電纜,而同軸電纜傳輸模擬視頻信號的距離不大于1Km,雙絞線的距離更短,這就決定了模擬監控只適合于單個大樓、小的居民區以及其它小范圍的場所;

        ②系統的擴展能力差對于已經建好的系統,如要增加新的監控點,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新的設備也很難添加到原有的系統之中;

        ③無法形成有效的報警聯動在模擬監控系統中,由于各部分獨立運作,相互之間的控制協議很難互通,聯動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

        系統盡管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但已無太多潛力可挖,其局限性必然存在,要滿足更高的要求,數字化是必由之路。

        (2)數字視頻監控系統

        隨著多媒體技術、視頻壓縮編碼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數字視頻監控系統迅速崛起,現今市場上有兩種數字視頻監控系統類型,一種是以數字錄像設備為核心的視頻監控系統,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功能多,系統結構簡化,數字多媒體遠程網絡監控不受距離限制,有利于系統實現多媒體信息查詢。但隨著基于PC機的視頻監控錄像系統的發展,在實際工程使用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是系統工作的不穩定性;

        另一種是以嵌入式視頻Web服務器為核心的視頻監控系統。它是以應用為中心,軟硬件可裁減的,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等綜合性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這種監控系統的優缺點表現在:

        ①系統為專用系統,所以系統小,指令精簡,處理速度快;

        ②系統數據置于ROM/FLASHMEMORY,調用速度快,不會被改變,穩定性好;

        ③系統處理實時性好,性能穩定;

        ○4文件管理系統更適合于大量的視頻數據;

        ○5該類系統目前四路以上機型還較為少見;

        ○6在網絡功能、音視頻同步等方面也難令人滿意。

        二、即時通信系統的原理介紹

        即時通信(InstantMessenger,簡稱IM),它是一種使人們能在網上識別在線用戶并與他們實時交換消息的技術。典型的IM是這樣工作的:當通信對象列表(buddylist)中的某人在任何時候登錄上線并試圖發出通信請求時,IM系統會發一個消息提醒用戶,然后建立一個通信會話并鍵入消息文字進行交流。
        即時通信的出現和互聯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技術上來說,IM完全基于TCP/IP網絡協議族實現,而TCP/IP協議族是整個互聯網得以實現的技術基礎。

        首先,用戶A輸入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即時通信服務器,服務器通過讀取用戶數據庫來驗證用戶身份,如果用戶名、密碼都正確,就登記用戶A的IP地址、IM客戶端軟件的版本號及使用的TCP/UDP端口號,然后返回用戶A登錄成功的標志,此時用戶A在IM系統中的狀態為在線(OnlinePresence)。

        其次,根據用戶A存儲在IM服務器上的聯系人列表(BuddyList),服務器將用戶A在線的相關信息發送到也同時在線的即時通信聯系人的PC機,這些信息包括在線狀態、IP地址、IM客戶端使用的TCP端口(Port)號等,即時通信聯系人PC機上的即時通信軟件收到此信息后將在PC桌面上彈出一個小窗口予以提示。

        第三步,即時通信服務器把用戶A存儲在服務器上的聯系人列表及相關信息回送到他的PC機,這些信息也包括在線狀態、IP地址、IM客戶端使用的TCP端口(Port)號等信息,用戶A的PC機上的IM客戶端收到后將顯示這些聯系人列表及其在線狀態。

        接下來,如果用戶A需要與用戶B進行通信,他將直接通過服務器發送過來的用戶B的IP地址、TCP端口號等信息,直接向用戶B的PC機發出信息,用戶B的IM客戶端軟件收到后顯示在屏幕上,然后用戶B再直接回復到用戶A的PC機,這樣雙方的即時消息就不通過IM服務器中轉,而是通過網絡進行點對點的直接通信,這稱為對等通信方式(PeerToPeer)。在商用即時通信系統中,如果用戶A與用戶B的點對點通信由于防火墻、網絡速度等原因難以建立或者速度很慢,IM服務器還提供消息中轉服務,即用戶A和用戶B的即時消息全部先發送到IM服務器,再由服務器轉發給對方。早期的IM系統,在IM客戶端和IM服務器之間通信采用采用UDP協議,UDP協議是不可靠的傳輸協議,而在IM客戶端之間的直接通信中,采用具備可靠傳輸能力的TCP協議。隨著用戶需求和技術環境的發展,目前主流的即時通信系統傾向于在即時通信客戶端之間、即時通信客戶端和即時通信服務器之間都采用TCP協議。

        tcp/ip相關文章:tcp/ip是什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如东县| 盐边县| 澄城县| 桑日县| 黄梅县| 类乌齐县| 驻马店市| 赫章县| 阳曲县| 鄱阳县| 巩义市| 鱼台县| 北碚区| 钟祥市| 铅山县| 佳木斯市| 阿城市| 曲周县| 旬阳县| 射洪县| 桂平市| 石狮市| 左云县| 新龙县| 云霄县| 黔西| 中山市| 崇礼县| 年辖:市辖区| 新竹县| 崇州市| 平乡县| 钟祥市| 科技| 曲沃县| 嘉兴市| 博罗县| 兴义市| 岑巩县|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