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低功耗應用選擇正確的 µC 外圍器件
許多低功耗應用通過 UART 將 µC 連接到 RS-485 傳感器網絡。支持尋址和多處理器(9 位)模式的 UART 非常適合于這種網絡。當第 9 位為 1(代表是一個地址)時,這些 UART 會生成一個 ISR,讓處理器能夠在其它傳感器通過系統發送數據時保持休眠狀態。某些 µC 會更進一步,在 UART 中加入地址匹配,僅在第 9 位是 1 且地址與在剩余 8 位中收到的數據匹配時才喚醒系統。
模擬器件
模擬器件模擬器件是最早的操作器件。模擬器件已經發展數十年,它是穩定電源、為高速晶體電路提供過濾和穩定性的必要器件,對監控來自自然界的輸入信號也必不可少。
模擬器件模擬器件是最早的操作器件。模擬器件已經發展數十年,它是穩定電源、為高速晶體電路提供過濾和穩定性的必要器件,對監控來自自然界的輸入信號也必不可少。
在待機模式下,模擬器件實際上不消耗功率。模擬-數字轉換器 (ADC) 斷電快,在待機模式下,甚至可以被視為一種低功耗應用。
一旦加電,缺點即暴露無遺。一般來說,模擬器件在工作時需要的電流很大。例如,ADC 工作時需要的電流達數百微安。另外,模擬器件(例如內部基準時鐘)會使啟動時間增加幾毫秒,因為穩定模擬器件需要相對較大的外部電容。另一種經常被集成的器件-集成溫度傳感器-通常是隨溫度改變的二極管電路,也需要相當大的電流。
在低功耗應用中有幾個需要考慮的標準。如果 ADC 有內部振蕩器,就沒有必要對其它系統振蕩器加電來進行轉換。在這種情況下,處理器保持斷電狀態,只有轉換完成時起,才需要開始工作。像 CPU 一樣,我們可以通過縮短執行時間來降低功耗。ADC 轉換的速度越快,器件進入待機模式的速度越快。對于內部基準時鐘也是這樣。基準時鐘啟動和穩定得越快,轉換完成和模擬系統斷電的速度也越快。如果只是偶爾使用 ADC,某些處理器允許采樣時鐘斷電,讓跟蹤電路保持加電。這樣 ADC 就能夠進入較淺的休眠模式。這種功能的負面影響是,在進行轉換前,需要花較長時間來讓采樣和保持電路達到穩定。
轉換完成之后,有幾個 µC 集成了直接內存訪問 (DMA) 或先入先出 (FIFO) 緩沖存儲器,能夠將多個轉換存儲在RAM 中,而無需喚醒處理器。在一定數量的轉換到達之前,處理器會保持待機狀態,而不是在每個轉換后喚醒處理器來將數據移入 RAM,這樣就可以降低功耗。
許多低功耗 µC 內置內部模擬比較器,可以執行簡單的模擬任務。有些制造商的比較器允許編程,可以通過延長響應時間降低功耗。
起始點
總之,µC 外圍設備的選擇是由終端應用最終決定的,因此我們應從全面評估系統功能及其功率要求著手。許多處理器制造商宣稱其器件具備低功耗工作能力,但是不同的應用對“低功耗”一詞有不同的定義。是需要大量集成的速度更高的處理器,還是需要具有極深度睡眠模式的速度更低的處理器,更多地取決于內嵌系統的要求,而不是內嵌處理器所謂的“低功耗”工作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