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優化的快速模板的匹配算法及應用介紹
(3)式右邊的第三項表示模板的總能量,是一個常數,與(i,j)無關。第一項是模板覆蓋下那塊子圖像的能量,它隨(i,j)位置而緩慢改變。第二項是子圖像和模板的互相關函數,隨(i,j)變化而迅速改變。模板T和子圖Si,j匹配時這一項的值最大,因此可用下列相關函數來反應匹配程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6613.htm
或者歸一化為:
2 建立數學模型
2.1計算公式
模板匹配算法計算模板和匹配區域的相似程度,以最相似位置為匹配點。由于模板需要在匹配區域上逐次匹配,運算量很大。所以選擇匹配公式對整個匹配的效率有極大的影響。
工控機的數據處理能力有限,需要針對紅外熱成像跟蹤技術的特點來簡化數學模型,選定計算量最小的計算公式。目標跟蹤算法用來確定目標位置,可以用匹配誤差的相對大小作為目標判別的依據,誤差最小的位置就是目標位置,需要考慮絕對相似程度。
公式(1)~(5)都能夠真實反應模板的相對匹配程度,選擇計算量最小、效率最高的公式(1)作為原始數學模型。匹配點位置算法完成整個匹配區域內的小匹配誤差點檢索,表示為公式(6):
變量K、L為匹配區域尺寸;M、N為模板尺寸。
2.2 模板尺寸
模板尺寸對系統性能和計算量的影響不容小覷。模板過大導致動態特性變差;過小又會減少目標的特征數據量,降低匹配的敏感程度,增大目標檢測難度。實際操作中,模板尺寸設置為32×16時的效果非常理想。
2.3 匹配區域
不同的應用環境下,對匹配區域和實時性要求也不盡相同。光電探測設備需要在視頻圖像采集周期內(20ms)完成數據實時處理。由于目標在兩場視頻圖像之間的移動量較小、特征變化不大,匹配區域可以大大縮小。
匹配區域太小會導致目標動態特性變差,過大又會導致計算量大幅度增加,具體選擇需要權衡設備參數來決定。由于CCIR制式視頻信號是隔行掃描,系統出于實時性考慮,數據以場為單位處理,導致圖像比例為2:1狀態。為了保持水平、垂直方向的動態特性一致,圖像匹配區域也按2:1比例選擇。
在滿足實時性要求的情況下,選擇相對較大的匹配范圍,可提高設備的動態特性,從表1實測數據可以看出,選擇匹配區域100×50點、模板32×16點時,動態范圍為69×35,時間消耗為13ms。光電探測設備系統目標動態特性要求處理區域不小于40×20點。可見以上選擇可以很好地滿足動態特性和實時性要求。
表1 匹配區域與完全優化處理時間對比表
*數據測試平臺為:PIII933CPU、256MB內存、Win2000操作系統
**數據是在加入算法優化、模板尺寸為32×16的情況下獲取的。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