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擔憂AVS專利費恐國際化道路重蹈覆轍
——
AVS是我國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代信源編碼標準。信源編碼技術解決的重點問題是數字音視頻海量數據(即初始數據、信源)的編碼壓縮問題,故也稱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它是其后數字信息傳輸、存儲、播放等環節的前提,因此是數字音視頻產業的共性基礎標準。
今年3月,音視頻編解碼標準AVS的視頻部分已獲批準,成為正式的國家標準,這無疑將對數字電視、IPTV、手機電視、高清影碟機等行業的布局產生重大影響。而AVS曾表示的“AVS只對每臺設備收取一元人民幣專利費用”的說法對這個產業也是不小的觸動。
“但是,不久前AVS曾給出我們一個公開的報價單,上面的專利費價格相當于我們使用H.264的兩倍,而且,我們購買H.264芯片時只是支付了一個指定第三方公司解碼庫費用,并非專利費,我們跟芯片廠商簽訂的協議時,無論是現在還是今后所產生的專利風險都有芯片廠商承擔。”一家不愿具名的AVS產業聯盟企業如是抱怨。
目前,AVS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就是H.264,后者是現有音視頻領域的國際流行標準。相關資料顯示,H.264在2010年前編解碼器年封頂費用最高為500萬美元,而后調至每年350萬美元。節目供應商/運營商的費用為每分鐘0.02美元。
在上海前不久開通的IPTV業務中,就是采用了H.264標準,而我國AVS還處于產業鏈待形成中,沒有想到聯盟內部企業卻不滿AVS給出的專利費報價,記者了解到,另一家聯盟內部設備廠商在拿到這份報價后拍案而起。
難道AVS只對每臺設備收取一元人民幣專利費用的承諾會有變化?對此,AVS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偉民表示:“不會有變化。”同時,AVS的主要專利持有者上廣電流媒體開發室主任趙海武博士向記者透露:“令設備廠商不滿的是AVS聘請的國外專家組給出的報價,并非最終定價,AVS的最終專利價格將由獨立于工作組之外的AVS專利池管理委員會來決定。”
但是,設備廠商仍舊無法滿意于這種說法。“就算是一元專利費不會變,但是,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這個費用到底是產生在芯片廠商身上還是設備廠商身上,這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大影響。”的確,截至到目前,AVS到底向哪個環節收取專利費用一直沒有明確。
“而且,最令我們擔心的是,AVS和H.264是近親,AVS專利池中有很多專利也是H.264的專利,據我們了解AVS還沒有跟這些持有H.264核心專利的持有者談IPR問題,即使是我們這些設備廠商真的進行了大規模生產并走出國門,但是像那些在阿姆斯特丹遭遇沒收的經歷也是不無可能的,作為設備廠商,我們不想重蹈DVD被專利反擊的覆轍。”上述AVS產業聯盟企業說。
我國的DVD企業曾因成本原因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是,當產品成規模后即招到了專利持有權人的狙擊,出口的產品被海關沒收不是新鮮事,而后,國內的DVD企業驟減,整個產業鏈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如此看來,設備廠商對AVS和H.264在專利上近親關系的擔憂也是不無道理。
不過,AVS工作組秘書長黃鐵軍卻并不這樣認為。“AVS和H.264之間沒有任何要談的東西。AVS不是一個企業也不是專利代理組織,AVS用了誰的技術我們當然清楚。傳統上標準組織是可以不管專利的,但是,AVS是在標準未定之時,就已經確定了一元錢專利費用的政策,這個不是虛的。作為專利權人,他可能把專利既放到AVS中也放到H.264中,如果他們放到AVS中就要遵守AVS既定的專利政策。”
盡管如此,設備廠商還是有所顧忌:“現在H.264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商用,而AVS產業鏈還沒有完全形成,也許等到AVS成熟的時候,H.264已經推出了更先進的技術和標準,這些都是我們設備廠商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看來,盡管身處AVS陣營中,但設備廠商對AVS的發展顯得憂心忡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