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前高清時代的挑戰與應用

        前高清時代的挑戰與應用

        作者: 時間:2012-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Letter box:在畫面的上下兩側加黑邊,保留了全部畫面內容,畫面比例正常,但清晰度有損失;

        Edge crop:畫面左右兩側被剪切,清晰度好,畫面比例正常,但損失了一部分畫面內容;

        Squeeze:將畫面橫向壓縮,保留了全部畫面內容,清晰度好,但畫面產生變形。

        在“前”,節目在頻道和標清頻道同播的情況大量存在,而節目編輯過程也會混合使用高標清素材,這就存在著連續上下變換的問題。

        標清上變換后再下變換模式:高清節目的制作過程中,使用了媒資系統中的歷史資料,這些資料為標清格式素材,制作的成品節目以高清格式輸出,在總控高清播出的同時,可能會在標清頻道同播或者將高清節目帶下變換后送標清頻道播出。下圖為標清素材被高清節目引用后,連續變換的各種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如果上下變換方案選擇的不恰當,會出現標清素材經過上變換和下變換后,產生畫面內容損失或嚴重變形的結果。因此,選擇合適的上下變換策略對于保證節目播出效果是至關重要的。

        高清下變換后再上變換模式,實際是指高清素材被標清節目引用,然后又到高清頻道同播或者將成品節目上變換后送高清頻道播出,當然這種情況我們往往力圖避免。下圖為高清素材被標清節目引用后,連續變換的各種可能情況。

        3、“前高清”的策略

        建立高標清兼容的“低成本制作”系統

        采用高清系統之后,系統整體成本確實提高了,但高清技術的運用對電視臺的整體收益的提高實際來看沒有那么大,廣電“高清化”大勢所趨不可逆轉,因此在前高清階段,如何建立高標清兼容的“低成本制作”系統,如何實現“高清化運作,標清化成本”這個目標,是我們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

        系統成本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設備采購成本和使用成本。制播系統“網絡化”之后,存儲以及網絡設備占用系統采購成本的很大比例,但從這幾年網絡和存儲設備的發展情況看,這部分成本實際上反而降低了。

        從1998年國內網絡系統開始快速發展以來,硬盤容量增加了100倍,那時候的高容量硬盤是9GB,而現在是1TB,而每塊硬盤的價格反而是下降了。而存儲網也從1GbFC發展到4Gb,以太網方面,千兆網成為目前計算機終端的標準配置。而網絡和存儲設備的使用成本,應該說與標清持平,無論是從其更新周期還是從運營維護的角度看都是這樣。

        從標清過渡到高清,整體成本的提高主要還是體現在各類高中低端的非線性設備采購成本上。從非編系統的成本構成上也可以看出,用于采購進口高清處理板卡的費用占據了全部成本的很大一部份,同時高清板卡與標清編輯板卡的采購成本有著巨大的差距,高清編輯工作站仍然價格不菲。而目前國產高清板卡還未正式推出,這使非編的整機成本仍難以控制。

        因此建設一個高標清兼容的制作系統,全部以采用進口高清板卡的編輯系統進行設備換代,其成本之高是可以想見的。解決思路可以有幾種:第一是等待國產高清板卡的推出,當然隨著國產高清板卡的推出,進口板卡的價格也會應聲下落,那時高清非線性設備的價格也許就可以接受了;第二是通過解決方案的配置降低整體價格,由于多核CPU和高端GPU的性能不斷提升,處理高清碼率的能力也不斷加強,而且越來越多的前期設備使用如USB、1394等標準接口,可以使計算機直接使用介質的NATIVE文件,對具有HD-SDI輸出接口的終端數量要求相對降低了,所以我們可以在某個系統中,配置大量具有高標清編輯能力、但無需板卡支持的高性能高清非編工作站,少量配置采用進口板卡,具有HD-SDI輸出能力的工作站,通過網絡系統的共享能力進行協同編輯和處理。

        播出系統目前是個特例,高清播出服務器基本為國外產品壟斷,各種視音頻周邊設備價格也非常高昂,在前高清階段設備采購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幾乎是必然的。

        再談談系統的高標清兼容性問題。系統整體的兼容性主要體現在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兼容能力以及解決方案中轉碼系統的能力上。這里面可研究的課題很多,由于篇幅所限不完全展開,但對于使用者和設備采購者來說,需要關注以下幾個要點:

        ● 非線性編輯系統對編碼格式、文件格式、制式等方面的兼容能力

        ● 非線性編輯系統在做高標清變換時的實時性能以及質量情況

        ● 輸出以及預覽時對各種變換模式支持情況

        ● 轉碼系統效率以及工作模式

        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上下變換策略”

        在“前高清時代”,高標清上下變換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而實際上涉及到電視臺的制播流程、字幕分離播出、制作效率、設備成本和運營成本等問題。在確定臺內的“上下變換”策略之前,我們應該事先制定上下變換的原則:

        原則1:原始的發送信號不能變形,就是上變換中拉伸變形(stretch)以及下變換中的擠壓變形(squeeze)在最終發送時不能使用。變形功能在電視受眾的終端往往都提供;

        原則2:盡可能撐滿屏幕,減少電視消費者的疑慮和不滿,電視畫面不滿,黑條占得面積過大,電視節目消費者會認為被侵害了權益;

        原則3:考慮電視觀眾的觀看習慣問題。如播放16∶9的寬銀幕電影采用LETTER BOX模式,雖上下有黑條但觀眾基本已經接受,黑條部分也是原版電影字幕的最佳位置,擁有平板電視的觀眾可以通過電視的16∶9或者14∶9變形的功能得到更好的收看效果;

        原則4:不能因為畫面的變化影響內容的傳達,這一點與第一點相似。如上變換采用上下切邊模式(Full Width),畫面主體出現砍頭砍腳的問題就會極大的影響畫面內容的表達;



        關鍵詞: 應用 挑戰 時代 高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广昌县| 酉阳| 贵德县| 漳州市| 中阳县| 阳春市| 资溪县| 绥芬河市| 册亨县| 威海市| 舒城县| 武强县| 合水县| 恩施市| 湟源县| 泸溪县| 长治县| 南阳市| 修文县| 乐亭县| 阜宁县| 南平市| 耒阳市| 正宁县| 石嘴山市| 铜山县| 钟山县| 诸城市| 临高县| 安顺市| 屏山县| 德格县| 南漳县| 抚州市| 磴口县| 沙雅县| 洛宁县| 乌兰察布市| 衢州市|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