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TMS320LF2407的并網逆變器控制策略
當β從β1增大到β2時,其它條件不變,功率會隨之增大,其變化關系可以由式(1)確定。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外圍電路設定β值,從而達到功率調節。
1.3 控制單元框圖
如圖3所示,控制單元上主要是通過外圍檢測電路和相應的軟件算法來實現的。軟件的實現在后文中闡述。其中DC/DC的控制與保護部分可以與逆變部分分開,但由于DSP的資源比較豐富,可以利用同一塊DSP來處理。
圖3 控制單元框圖
由于主電路與電網沒有隔離,則控制單元須全部與主電路隔離。電網電壓的檢測可通過工頻采樣變壓器實現,但直流電壓的檢測相對要困難。這里采用線性光耦來達到采樣和隔離的目的,這就要求線性光耦的線性度非常高。采樣電路如圖4所示。
圖4 直流母線電壓采樣電路
本電路采用TIL300線性光耦,經采樣隔離后的值送至DSP的AD轉換通道。由圖4所示電路可知,AD采樣值Vo=k3(R6/R4)VBUS,其中k3是光耦的電流傳輸系數。
電網過零檢測主要是利用DSP的CAP捕捉單元來實現鎖相。以檢測到的過零時刻作為基準,控制脈沖超前此基準時刻β角度。過流及電網過大波動的保護是由電流間接控制,為電流開環控制,因此,應根據所需的功率大小以及器件的額定值設好保護點。當發生過流時,通過保護電路封鎖逆變控制脈沖,并斷開主電路,使逆變器脫離電網。當檢測到的電網電壓超出波動范圍時,也使逆變器停止工作,并給出相應的故障指示信號。
2 軟件設計與實現
逆變器的控制方式是在文獻[2]中的倍頻式SPWM基礎上,結合DSP的PWM輸出特性產生的,如圖5所示。實際中,三角波的頻率與工頻的比值為240,為簡單起見,圖5中的比值為12。
圖5 開關器件的驅動波形和逆變器輸出波形
波形生成過程如下:DSP的通用定時器1采用連續增/減計數模式,而且在定時器下溢中斷后立即裝載比較寄存器CMPR1和CMPR2的值,CMPR1決定ug1和ug4,CMPR2決定ug3和ug2。在DSP的數據存儲區有一90°的正弦表,對應360個點,此表作相應調整可以產生90°~360°的正弦值,而裝載值是在每個三角波中心時刻所對應的正弦值。
在一個工頻周期,定時器1產生240次下溢中斷,設第M次中斷時裝載的值對應正弦表中第K個值,在4個不同的象限時,M和K的關系如下:
K=(5)
評論